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4篇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
非常感谢两位主持人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今天参加我院的道德讲堂收获很大,尤其是看了××院士的视频,感悟至深,倍感亲切,好象又回到了10年前;10年前我有幸到××××医院进修学习,直接接受×老的教诲,×老及他的团队在肝胆外科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让人不能望其项背,象视频中××这样的病人吴老他们处理的难以计数,×老在查房时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医者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我们放弃了,病人就失去了生的希望。当年高考时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是受父亲的影响,因为医生不容易失业,在自己当了20多年的医生后使我深深懂得了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说的,医有三品,“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道理,此时我记起了1927年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戴季陶先生为医学院的题词:“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
今年我们发扬医者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有多名严重肝外伤,胰十二指肠严重外伤病人得到了成功救治,因为这些病人在手术当中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有放弃的想法,但一想到我们放弃了,病人就没有生的希望,我们有再大的困难也要顶住。总之,我们要以×老为榜样,做一个有品德、有本事的好医生。
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篇2
通过道德课堂的学习是我理解了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尚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题,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
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其目的是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我们要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即学道、学德;师道、师德。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职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道德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育德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它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八大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问题。
(1)你要把学生带到那里去?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
(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具备三种基本功。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我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四、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五、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学室教材编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六、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的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七、解读课程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八、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构建道德课堂,重在行动研究。我们不应该把道德课堂神秘化、复杂化,而应该简单化、行动化。
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篇3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道德讲堂活动,我谈一点个人体会。道德讲堂作为新形势下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的有效形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道德讲堂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有利于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有利于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有利于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
道德讲堂的心形标志,大家在咱们楼道内张贴的展板上也能看到,在网上查了一下他的设计说明和含义,是这样说的:…………
关于道德讲堂,以前确实了解的不多,从各类报道中,得知××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在刚才的短片中,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现在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也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如何更好的把道德讲堂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我也是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第一是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从伦理学角度讲:“道”是行为的原则,“德”是行为的效果。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关于道德课堂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