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性格的发展过程_了解幼儿的性格发展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时采用的行动方式。幼儿性格是怎样发展的呢?幼儿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个问题由学习啦小编来为您解答!
幼儿性格的发展过程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时采用的行动方式。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和教育。性格的发展有以下特点:随年龄的发展逐步形成,但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如:对现实的态度,即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在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性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分,前者如机灵、大胆、独立、善协作、善思考;后者如任性、顽固、被动、投机取巧等。各种性格特征可在一个人身上混合存在,形成几种主体特征。
根据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性格是在人的内动力和外环境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所有生理需要都仰赖成人,如果与成人无依恋关系,将产生不安全感和情绪问题;幼儿期(自主—怀疑),开始有自理能力,学会言语,产生自主性,但仍需依赖成人,故依赖性和违拗性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主动—内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动行为,但经常因失败而产生失望和内疚;学龄期(满足—自卑),因学习能力提高和某些行为得到认可而满足,又因经常失败而产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混乱),发育接近成人,认知能力提高。如果对自己的体格、智能、情绪等感到满足,行为得到社会认可,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自我评价即基本确立。但青春期心理发展似骤风暴雨,如果因为性发育的困惑得不到正确疏泄,或在感情、伙伴关系、职业选择、价值观上处理不当,可发生自我意识混乱,使潜在的消极性格特征浮升为主体特征。
小儿没有社会经验,集体观和自我意识未形成。但是家庭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的育儿态度等,都给性格的形成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婴幼儿期是性格的形成时期,又是奠定性格特征的关键阶段。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小儿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养育态度较民主的,小儿易形成大胆、机敏、善交往、独立性强、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容易任性和骄傲;养育态度放任自流的,小儿易养成机敏、大胆的性格,但也容易产生任性、骄傲、依赖性强、情绪不稳等不良性格;家长过于保护的,小儿性格中依赖、被动、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胆小的成分较多;家长过于苛严的,小儿易养成倔强、顽固、冷酷、缺乏自尊心等性格;父母双方养育态度不一致的,小儿性格中警惕性高、取巧投机、易说谎、两面讨好等成分较多;家长完全居于支配地位的,小儿容易养成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不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可能倔强、违拗。所以,父母要学习科学育儿方式,注意从小对孩子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并在开始需要辨认是非时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性格特征,又要注意小儿性格发展中潜在的消极面并及时排除。可在民主育儿方式的基础上适当提供“挫折教育”。家长还应注意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
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
记忆是将感知、思考和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大脑中的过程。人类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形成都和记忆有关。记忆力越强,记忆内容越广泛,智力水平就越高。记忆从时间上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目的上可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方式上可分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小儿的认知发展遵循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机械记忆向逻辑记忆过渡的过程;与此同时,长时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
新生儿即开始有最简单的记忆,如对妈妈抱成吃奶姿势的记忆。只要抱成这一姿势,小儿即会四处寻找奶头。2~3月时,如果注意的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小儿会用眼睛寻找。4~5个月能记住母亲和其他亲人,但此时的记忆能力只能保持几天。随着月龄的增加,记忆时间将越来越长。小儿在1~2岁后,随着言语的发育,记忆能力逐步增强,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2~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但是,婴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小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
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概括反应,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即: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再用许多概念来组成判断,用判断来推理,产生思想。所以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高层次的思维发生必须有言语作基础,其发展比前几个认知过程都迟。
婴儿有较低级的、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思维,又称前言语性思维。1岁后小儿在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其形成主要靠直觉行动,概括水平也低。如3~4岁时已知道橘子是好东西,知道自己吃了妈妈会高兴。但此时小儿还不会推理到“因为橘子是好东西,所以吃了妈妈会高兴”的较高思维阶段。
促进小儿思维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做起:
1.前言语性思维主要靠动作发展来形成,所以要尽量增加他们接触、认识环境的机会。
2.思维方式向抽象性、逻辑性发展需有丰富的言语作基础,所以要创造言语发展的环境,鼓励其提问,并用尽量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