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育儿宝典>幼儿期>

小儿疳积的病因 小儿疳积治疗护理方法

玉凤2分享

  小儿总是不想吃饭大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又称“生积”“积食”),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症。小儿疳积的病因有哪些呢?小儿疳积治疗护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小儿疳积的病因的资料,欢迎阅读。

  小儿疳积的病因

  1、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2、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3、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小儿疳积的症状

  疳积系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病程较长的慢性疾患。多发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其它年龄小儿亦可发生。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形体干枯赢瘦,头发稀疏、精神疲乏、腹部胀大、饮食异常为特征。

  一、临床表现

  1、面色无华或苍白,疲乏无力,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毛发干枯,重者智力发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喂养不当及慢性病史。

  二、主要类型

  1、轻度:腹部、躯干和大腿内侧的皮下脂肪变薄,肌肉不结实,体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显著消失,大腿内侧有明显皱折,肌肉松弛,皮肤苍白、干燥,脸部明显消瘦,体重比正常低25%一40%。

  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颊极度消瘦,额多皱纹,状如老人。皮肤干燥、无弹力、无光泽,体重比正常低40%以下。

  小儿疳积检查诊断

  患儿面色萎黄或苍白,心烦易激动,饮食不振,形体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软,头发干枯,体重不增或减轻,甚至智力迟缓,出现水肿和夜盲等等现象。另外,还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化验检查可见到程度不同的血色素和血红血球减少以及血浆蛋白降低。

  1、疳症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赢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5)、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

  (6)、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7)、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

  2、积滞

  (1)、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为特征。

  (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

  (3)、有伤乳食史。

  (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小儿疳积治疗护理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

  治疗应用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之法。

  方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麦芽10g,陈皮6g,莱菔子6g,白术6g,茯苓6g等药物治疗。

  中成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

  二、治疗小儿疳积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

  推八卦2分钟,清胃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补大肠2分钟,揉中脘1分钟,捏脊一次,分腹阴阳半分钟,揉巨阙2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三、小儿疳积推拿按摩随证配穴

  1、伤食

  表现:精神烦躁,夜间不能安睡,纳呆,腹胀,腹痛拒按,或呕吐食物残渣,或大便腥臭,小便混浊或伴发热,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推拿配穴;揉板门2分钟,清大肠2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推下承山1分钟,呕吐者配天柱骨和逆揉巨阙2分钟。

  2、积滞伤脾

  表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面色萎黄,乳食不进或食后即饿,毛发干枯结穗,形体消瘦,头大颈细,腹部膨胀(蛤蟆腹),脂肪消失,青筋暴露,苔腻舌质淡,脉濡细。

  治法:益气健脾,兼以消积。

  推拿配穴:退六腑2分钟,摩腹1分钟,逆揉天枢1分钟,刮四缝1分钟,分腹阴阳1分钟。

  3、气血两虚

  表现:精神萎靡,睡眠露睛(睡眠时两眼不能闭合),食欲不振,或便秘或便不消化食物,面色鱿白没有光泽,形体干瘦如柴,四肢不温,哭声无力,舌质淡少苔,脉虚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和胃。

  推拿配穴:补肾2分钟,补脾3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

  附:捏脊法

  医者用两手拇指从大椎穴旁开1.5寸,自上而下按压丙遍。然后以两手食指背面横压长强穴部位,拇指指端与食指合作捏起皮肤,交替向上,捏至大椎穴为一遍,连续捏六遍。到第三、四遍时,在腰椎部和胸椎部用隐力把肌肉拉起向左右上方提,每次捏两下,向上提一下,捏完第六遍后,

  另以两拇指从命门分向肾俞穴压按一次。这样连续捏6天为一疗程,一日2次。

看了“小儿疳积的病因”的人还看了:

1.幼儿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分析

2.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