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疾病大全>儿科>小儿黄疸>

不同性质黄疸对宝宝的影响

玲朱分享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未为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不同性质黄疸对宝宝的影响的文章,欢迎阅读!

  不同性质黄疸对宝宝的影响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过剩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使新生儿眼睛巩膜、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染成黄色。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一般而言,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多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能有效帮助退黄,但不要让宝宝直接在猛烈的太阳下照射,以免强烈的紫外线伤害宝宝稚嫩的皮肤。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

  (5)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

  小儿黄疸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有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其他为乙型肝炎、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

  (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

  (2)胆道闭锁目前已证实本症多数是由于宫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目前认为是因为此种母乳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已有学者认为是此种母乳喂养患儿肠道内能使胆红素转变为尿、粪胆原的细菌过少所造成。

  (4)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看了“不同性质黄疸对宝宝的影响”的人还看了

1.黄疸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吗

2.宝宝黄疸有什么类型

3.分清宝宝是哪种黄疸

4.宝宝黄疸判断

5.如何判断宝宝得了黄疸

6.宝宝黄疸高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