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疗法>中医推拿>

足底按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

芬琪分享

  足底按摩好处多,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能祛病防病。足底按摩虽好,但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不宜足底按摩的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

  1.如果足部有破损,按摩时务必避开。

  2.按摩时室内要保持通风,空调或电扇不可直吹双脚。

  3.饭前半小时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底按摩。饭前按摩,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按摩,会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4.足底按摩的时间。平常一次按摩一个人,大约需要花30-40分钟的时间,若是身体较虚弱者或是不能忍受疼痛者,就应该减少按摩的时间。如过是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肾脏病患者,按摩至该器官反射区时,最好按摩3-5分钟左右。此外,为罹患严重心脏病患按摩时,要控制好力量。

  5.足底按摩后喝水。在接受脚底按摩治疗后的人,反射区经过刺激后,使得反射区及血液内所集结之沉淀物、毒素等等,经过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因此,每次的脚底按摩后,都必须喝300-500cc的水,才能将体内的毒素及沉淀物排出体外。

  6.按摩后忌用洗冷水澡或者用冷水擦按摩部位。因为按摩后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冷水刺激很容易生病。

  不适合足底按摩的人

  1.高热、极度疲劳、衰弱、长期服用激素、脚部病变等不宜按摩的患者。

  2.在妇女月经或妊娠期间应避免使用足底按摩,以免引起子宫出血过多或影响胎儿健康

  3.对于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不能应用,以免结核菌随血行播散,导致弥漫性、粟粒性结核的严重后果。

  4.对于频发心绞痛患者,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尽量妥善送医院就医,不能滥用足底按摩。

  5.对那些严重肾衰、心衰、肝坏死等危重病人,足底按摩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反应甚至使病情恶化,故必须慎用。

  6.因足底按摩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对脑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不能使用,以免引起更大的出血。

  缓解疲劳的穴位

  1.按摩承山穴

  承山穴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

  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

  平常可坐在椅子上自我按摩,也可躺着由他人操作,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部位的深处有胫神经走过,按摩力道过大或特别敏感的人可能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不适。轻者停止按摩后即可消失,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天。

  2.按摩内关穴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端按压右侧内关穴,右手拇指指腹端按压左侧内关穴。由轻到重按压,再缓缓放松。以指下产生酸胀或者麻木感为佳。如此反复按压两分钟左右。

  3.按摩腰眼穴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分别用两手拇指的指腹端由轻到重按压腰眼穴,再逐渐减轻力度,慢慢放松。反复按压5分钟左右。

  4.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按该穴,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道,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5.按摩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分别用两手的拇指指腹揉按太阳穴,手法操作同百会穴,同样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猜你喜欢:

1.足疗按摩有哪些注意事项

2.按摩脚底的好处与方法有哪些

3.脚底按摩手法

4.足底按摩的精彩广告词

5.足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