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怀孕分娩>哺乳知识>

哺乳应该如何护理

玉凤分享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哺乳应该如何护理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哺乳应该如何护理

  1、不要互相比较。每一对妈妈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的母乳一开始就会很充足,而有些妈妈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努力才能跟孩子达成“供需”平衡。

  2、相信自己。先给自己一段时间(6~8周)来适应自己哺乳,不要只尝试几天,感觉不顺利,就决定放弃。

  3、随时补充水分。准备一个有吸管的水瓶,并时刻装满水。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口渴。吸管会让你喝起水来很方便,即使在哺乳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补充水分。

  4、准备个哺乳用的护理枕。专门为妈妈哺乳时设计的护理枕,妈妈们可以在哺乳时放在膝盖上,把孩子托高到与乳房平齐的高度,可以在哺乳的过程中解放妈妈的手臂,让哺乳更轻松一些。

  5、吸奶器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的乳头有些内陷,可以用吸奶器吸几分钟就能把它们吸出来。也可以自己用10毫升的注射器自制一个拉伸乳头的工具。

  方法是准备一个新的10毫升的注射器,取出活塞,用小刀从注射嘴末端截去1.2厘米左右,把活塞从截去面那一侧插入,将另一端罩在乳头上,紧贴着乳晕,轻拉活塞,就可以把乳头吸出来。这个办法可以在每次哺乳前使用。

  6、就算感冒了也要坚持给孩子喂奶。。你的乳汁中含有抗体,能够防止你把感冒传染给孩子。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母乳的时候带上口罩。

  7、如果孩子看起来没怎么长,不要过分担心。对于正常的婴儿来说,平均每个星期体重增长在110~200克之间,或者每个月至少增长450克。

  患病妈妈慎哺宝宝

  虽然母乳喂养是给宝宝补充营养的最佳选择,也是联系宝宝与妈妈的最紧密的纽带,但不是所有母乳都适合喂养宝宝,有些患病的母亲不适合用母乳喂养婴儿。

  有心衰及重症心畦病的妈妈不适合喂乳,否则会加重乳母的负担,使病情恶化。只有心脏病的代偿期或瓣膜损伤已作修补术而且恢复很好者才可以喂乳。

  患结核病的妈妈在接受抗结核药治疗期间不宜喂养宝宝,而且最好不要和宝宝接触,至少应与宝宝隔离6周。宝宝出生后必须立即接种卡介苗,定期为宝宝作健康检查。

  患精神病的妈妈不适合母乳喂养,因为不能保证宝宝正常的饮食规律,宝宝饥一顿、饱一顿,容易导致营养紊乱,而且会影响智力开发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且处在冶疗期间的妈妈也不宜母乳喂养。因为抗甲亢的药,如硫氧嘧啶等进入乳汁后,宝宝长期食用,会引起婴儿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不足,危害身体健康。此外,哺乳母亲也不宜使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阿托品、苯妥英钠、地西泮(安定)、可待因,吗啡等药,否则也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妈妈在吸毒或滥用药物、接受抗代谢药物或化疗药物治疗期间,在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或治疗,以及工作环境中有放射性物质的情况下,均不宜哺乳。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后,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宝宝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并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妈妈在孕期或产后有严重并发症需要治疗时,也要暂停哺乳。

  产后4—8天经常会有乳母出现急性乳腺肿胀的症状,这时可以把乳汁挤出来收集在干净的容器内,经煮沸后再喂给宝宝吃。但是一旦出现局部红肿,全身发热并有炎症时,妈妈的乳汁要挤出来扔掉,不能喂给宝宝吃,要经过治疗等乳房变软、肿胀消失后,再继续哺乳。

  如何做好哺乳的准备

  将要初为人母的孕妇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兴奋快乐又焦虑不安,而最大的担心和不安常常是怕自己无奶哺喂婴儿或奶水不足。孕妇这种心理状态对产后哺乳是十分不利的。

  乳汁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受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在孕期对哺乳充满自信的心态将是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基本保证。

  因此,从怀孕开始就应主动学习有关母乳喂养的最基本知识和有关信息,参加孕妇母乳喂养知识讲座,或向有母乳喂养经验的母亲请教取经,从理论和现实中认识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是其它任何乳类都无法取代的无价之宝;认识哺乳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是哺乳类动物繁衍生息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活动,几乎每个健康的母亲都有足够乳汁哺育自己的宝宝,从而对母乳喂养产生极大兴趣和强烈愿望,树立哺喂婴儿的信心。如对母乳喂养存有疑虑,应主动向医生请教,进一步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任何导致孕妇担忧、恐惧以及疼痛的刺激,以免影响产后乳汁的排泌。帮助孕妇正确认识“九月怀胎,十月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怀孕、分娩不是病,从而减轻和避免孕妇对分娩常有的恐惧和精神负担,提高对分娩阵痛的承受力,使孕妇以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迎接小生命的降临,承担起哺喂婴儿这个神圣而光荣使命。

看了哺乳应该如何护理的人还看了:

1.新手妈妈护理新生宝宝

2.刚出生婴儿护理方法

3.产妇产后要怎样护理

4.新生儿如何正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