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养生食疗>补气血>

产后如何补血补气 产后补血气的食谱

王燕2分享

  女人在产后最需要补血补气,把身体调养好。那么产妇如何补血补气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产后补血气的食谱,希望能帮助到你。

  产后补血气的食谱

  1.黑糯米酒红糖煮鸡蛋

  原料:黑糯米酒2匙,鸡蛋1颗,红糖适量。

  做法:将黑糯米酒放入煲里,加清水1碗,煮滚后10分钟将鸡蛋打破去壳,放入煲里,再加入红糖,煮至糖溶解即可食用。

  食补功效:可为产妇补血补气,散寒驱淤,适合于任何体质的产妇食用。

  食用叮嘱:喝红糖水最好不要超过10天,以免增加血性恶露,并在夏天会使产妇出汗更多,造成体内少盐。

  2.木瓜花生大枣汤

  原料: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枣5粒,片糖3/2块。

  做法:木瓜去皮、去核、切块。将木瓜、花生、大枣和8碗水放入煲内,放入片糖,待水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饮用。

  食补功效:部分妇女产后因乳汁不足,在喂哺宝宝时会产生缺乳汁问题。产妇要增加乳汁,可煲木瓜花生大枣汤饮用,这汤水对增加乳汁有显著效。

  补气血的7种中药及食用方法

  1、中医草药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2、中医草药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3、中医草药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4、中医草药党参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5、中医草药甘草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6、中医草药太子参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7、中医草药白术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猜你喜欢:

1.产后补血食谱大全及做法

2.产后补血的6款食谱推荐

3.产后补气养血食谱的制作方法

4.产后补血补气食谱

5.坐月子吃什么补血补气

6.产后如何促进子宫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