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鸡毛信观后感范文300字

巧绵分享

  鸡毛信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儿童团团长——12岁的小海娃历经艰险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他那坚强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鸡毛信观后感1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敌人,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瞒过敌兵。敌人逼迫海娃带路。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带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敌人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今天,我看了这部电影:《鸡毛信》。让我感动的是,海娃当时才十二岁,和我的年龄一样,可当他遇见敌人时却临危不惧。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力量,能把一封信送到,真的很不容易!他想到了把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想到了把敌人引入歧途……

  看了这部影片,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就越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我们要想海娃学习,好好学习、热爱祖国!

  鸡毛信观后感2

  你听说过“鸡毛信”的故事吗?星期六下午,我观看了一场老电影——《鸡毛信》,看过之后,对里面的主人公——镇定机智的海娃充满了敬佩之情。

  有一天,海娃要替他爸爸送一封重要的鸡毛信,看见日本鬼子向他走来,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面,并把鬼子带到八路军驻地附近。最终,八路军利用鸡毛信上的信息把鬼子的炮塔摧毁了,还抓到了日本鬼子司令呢!

  看完电影,我不禁感慨万千,海娃面对困难时勇敢镇定,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且用他的智慧战胜了敌人,和他相比,我差得太远了。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棋友下棋,布局不久,我的出子速度明显快于他,在中局时,他的子力都被我压到了六线以下,但是他不甘心认输,输出了看家本领——强行兑子,于是我的好子纷纷被他兑掉了。这时,我不禁慌了阵脚,连出了几部错着。他乘胜追击,而我此时大脑已经一片空白,想不出任何好办法去解决眼前的困境。结果在我开盘有优势的情况下被他逆转,落得个惨败收场。其实,当时如果我能迅速镇定下来,想出好办法,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像海娃那样镇定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动脑筋想办法,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教师评语:文章的条理清晰,能用简短的语言讲清影片的内容,同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事例与感点联系紧密。

  鸡毛信观后感3

  我在学校看了一部电影叫《鸡毛信》,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叫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专门放羊,还当哨兵观察动静。每年鬼子都进村抢粮食。这一天,鬼子又要来抢粮食了。海娃爸爸让海娃交给张连长一封鸡毛信,不能丢掉。海娃拿着信就上路了。走着走着,海娃突然碰上了鬼子海娃赶紧把信藏在了羊毛里。鬼子把海娃和羊都抓了起来。海娃被抓了,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好,被人打,羊也被吃了三只。海娃终于逃走了,但鸡毛信却丢了。鸡毛信原来掉在了草地上,海娃捡到后,却又被鬼子抓住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海娃终于把信交给了张连长。任务完成了,他的胳膊却受伤了。

  电影看完了,我想:以后我们都要像海娃一样,遇到事情不要着急,不要害怕,勇敢面对;遇到事情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鸡毛信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鸡毛信》。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的小英雄,冒着生命危险,给张连长送鸡毛信的故事。

  那么,这个小英雄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儿童团团长——海娃。

  海娃真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呀!他送信时,鬼子迎面而来,左右也都是悬崖峭壁。海娃想:鬼子一定会搜身的,鸡毛信怎么办?!他急中生智,把信藏到了老头羊的尾巴下面。

  鬼子让他说出八路军叔叔的去向,海娃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结果,被鬼子打了一个大嘴巴。

  晚上,鬼子们睡熟了,海娃蹑手蹑脚地从他们的腿间逃出,却因大意,丢了鸡毛信。为了完成任务,他毅然返回并找到了鸡毛信,但海娃再次落入敌人的虎口。

  为了摆脱敌人并把鸡毛信送到张连长手中,海娃把敌人引上崎岖的山间小路,并进入八路军叔叔的包围圈。恼羞成怒的敌人用手枪打伤了海娃的胳膊,但他最终甩掉敌人,圆满完成了送信的任务。

  海娃的一举一动,让我想起了坚强、机智的“雨来”。面对敌人糖果、金戒指的诱骗,他也没有心动,更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最后遭到了一顿毒打,仍旧坚贞不屈。我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

  海娃的一举一动,也让我想起了聪明、不怕牺牲的“王二小”。敌人扫当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引进了八路的包围圈。敌人知道上当受骗后,打死了王二小。王二小虽然不幸牺牲了,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声永远在我的耳边回荡。

  海娃的一举一动,还让我想起了聪明、勇敢的小兵“张嘎”。他用木头枪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进城侦察时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机智逃出,并设法在里面放火,最终里应外合,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全歼敌人。

  海娃的一举一动,更让我想起了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她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她说出同党,并承诺给她一块土地。她坚定不移地回答道:“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敌人又以死相逼,并当面杀害了她的几个战友。刘胡兰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最后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被敌人用铡刀杀害,英勇就义。

  ……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处处替我们着想,不仅供我们吃穿,还让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我们的学习环境,开阔,温暖。然而,海娃他们经常处于敌人的扫荡之中,为了生存,每天坚持放哨,生活是那么的艰苦。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时光,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向海娃学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做一个爱学习的少年,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鸡毛信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抗日战争的电影——《鸡毛信》

  《鸡毛信》的主要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小八路海娃一边放羊一边放哨。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海娃一个艰巨的任务:把一封鸡毛信送给山王村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我一定完成任务!”聪明的海娃心想:这封信上插着三根鸡毛,一定非常重要,这么重要的信我一定要想个万全的方法,找一条最安全的路把信及时地送到张连长手里。可万万没想到半道上和上山的鬼子碰了个正着。这时海娃马上想到了鸡毛信:“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他心急如焚,一会把信藏在石头缝里,一会藏在裤袋里,最后他灵机一动把信绑在了“老羊头”的尾巴下面,勇敢地赶着羊群往前走去。贪婪的日本鬼子一看见羊群口水直流,伸手就去抓羊。这时海娃心惊胆颤:“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鸡毛信的羊可怎么办?”就在这关键时刻,海娃镇定地吹了一声口哨,羊群马上转身,跟着主人拼命地逃跑。可海娃毕竟还是个孩子,很快就被可恶的鬼子抓住了。夜里小海娃又冷又饿、精疲力尽,他多想在那草堆上躺一会呀,但他一想到如果现在不逃出去,可就没机会了。于是趁着鬼子睡着了,便偷偷地把鸡毛信从羊尾巴下拿了出来,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可没想到又被鬼子抓了回来……最后,海娃几经曲折,终于把鸡毛信安全地交到了张连长手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海娃的勇敢机智、临危不惧所感动。海娃是一个真正的小英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将来为祖国繁荣富强做贡献!

相关文章:

1.鸡毛信观后感范文6篇

2.《鸡毛信》观后感作文5篇

3.鸡毛信观后感精选作文5篇

4.电影鸡毛信观后感

5.《鸡毛信》读后感范文5篇

6.鸡毛信读后感400字

    35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