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中考辅导>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惠敏分享

  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您的孩子都会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核心必考点:

  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__________,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

  保尔·柯察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_______的故事。

  武松

  3、古代的"岁寒三友"指什么?

  松、竹、梅。

  4、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

  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

  大意失荆州。

  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7、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8、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

  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12、《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3、《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14、《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贾宝玉;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15、《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

  16、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17、《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8、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法国巴乐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国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19、《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家“笛福”。“鲁滨逊”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形象。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

  20、"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21、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22、"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2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24、"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25、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2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

  1. 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

  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分析时代背景。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概括段意

  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如1记叙:人+时地十做法+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景物+特征。

  例如:议论: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或论据)十从什么角度(方面)十论证了什么观点。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组合成句。第三部分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题目,②首段,③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⑤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①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②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③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④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①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②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四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

  1.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2.论点位置:①标题;②文章开头; ③结尾;④中间。

  3.总结论点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二、论据

  1.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归纳论据的要点:人+做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眺周幽反弓虽,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第五部分、散文阅读

  (一)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1.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人手,人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5.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3)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5)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6)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3.篇章结构技巧常用术语

  (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3)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4)过渡照应:承上启下。

  (5)以小见大

  (6)托物言志

  (7)借景抒情

  (8)欲扬先抑

  (9)虚实结合

  (10)伏笔

  (11)照应

  (12)悬念

  4.语言特点常用术语

  (1)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2)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3)体物人微:描写细致人微、刻画细致生动。

  (4)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5)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6)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7)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

  (8)含蓄蕴藉: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9)整散结合:既匀称整齐,又错综变化。

  此外,还有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简笔勾勒、诗情画意、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5.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①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②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③化平淡为生动、形象;④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2)排比:①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②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③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观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④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3)借代: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语言形象生动;②词语错综变化,不重复死板,使语言新鲜活泼;③使语言含蓄有味;④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爱憎分明,从而感染读者。

  (4)对偶:①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②借用特殊的形式把相对的两部分内容更凝练、更集中地表现出来,以突出事物的矛盾和有机联系;③在具体作品中,对偶句往往以整齐的句式与其他句式结合,使语言参差错落,生动活泼。

  (5)夸张:①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②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③可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6)比拟(生动形象):①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②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③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现力;④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⑤使叙述生动形象;⑥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7)设问(吸引读者):①引人注意,发人深思.,强调观点,加深印象;②承上启下,过渡衔接;③波澜起伏,避免呆滞;④提掣全篇,带动全文;⑤用于篇末,余音不绝。

  (8)反问:①加强语气以利论辩;②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③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6.句段作用

  (1)开头段的一般作用:①总领全文;②呼应前文;③引出下文;④承上启下。

  (2)结尾段的一般作用:①感情升华;②主题深化;③言有尽而意无穷。

  7.人称运用的作用

  (1)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合心理描写。

  (2)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情感交流、进行抒情.还可以用于把事物拟人化。

  (3)第三人称: 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议论。

  8.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谊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读懂散文方法归类

  一、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文章的线索

  (1)明确线索的类型: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间为线索;⑤以地点为线索;⑥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2)寻找线索的方法:①看本质,即掌握线索的概念,辨析出确实符合“线索”本质的特点者;②看标题,很多文童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线索的因素;③看反复,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现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④看抒情议论句,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往往隐含着线索;⑤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记叙文不止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地、巧妙地运用多条线索。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线相互交织。

  2.划分段落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

  二、把握文章大意

  (1)段意合并法:把每一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2)要景串联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把这些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读完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考虑:作者要回答的是哪儿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三、理解标题的内涵

  (1)从标点与主题的关系人手: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标题即主题;有的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2)善于抓点题句: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分析标题的修辞:从理解标题的修辞方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4)分析标题字词:从理解标题的关健词的含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四、把握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的性格,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3)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4)行动描写,即通过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5)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6)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7)从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人手分析人物形象。一

  (8)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体察人物性格特点。

  (9)从作者的评价人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把握散文中的事物形象

  (1)抓住描写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方面的语句,明了事物的外在特征。

  (2)分析描写事物时所采用的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方法,把握事物的内在深愈。

  六、归纳文章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

  (1)从关键性词语(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心理描写、品质特征的词)入手。

  (2)从文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入手。

  (3)从人物描写等语句入手。

  (4)从景物描写入手。

  (5)从关键的标点符号(省略号、引号、问号等)入手。

  第六部分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代、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

  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2.说明: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例如:这张桌子是方的。

  3.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①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②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③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5.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①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450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