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生物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3)
(2)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3)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能够调节光线;
(4)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
【解答】解:A、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象的清晰度,A正确;
B、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至视野中央,B正确;
C、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D正确.
故选:C.
【点评】显微镜的使用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熟练掌握,并勤于练习.
15.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如图看出,该图所示的花既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 B.只有[4]、[5]、[6]组成的雄蕊才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C.图中结构[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D.受精后,图中结构[3]将发育成果实,[6]将发育成种子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植物的生殖专题.
【分析】图中1花药,2花丝,3胚珠,4柱头,5花柱,6子房,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A、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由图看出此花是完全花、两性花,A正确.
B、雌蕊和雄蕊都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由4柱头,5花柱,6子房组成,雄蕊由1花药,2花丝组成,B错误.
C、图中结构1花药中的花粉落到4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C错误.
D、受精后,图中结构3胚珠将发育成种子,[6]子房将发育成果实,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6.
下面是小宇同学学习《生物学》后,用下面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你想一想,表中内容与如图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生物进化 化石 同源器官 细胞色素C
B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红豆杉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胰岛
D 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组织培养
A.A B.B C.C D.D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如图可知甲到丁的逻辑关系是:甲包含乙和丙丁,丙包含丁.据此解答.
【解答】解:A、同源器官不包括细胞色素C,A错误;
B、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符合图示的要求,B正确;
C、胰岛不属于消化腺,C错误;
D、营养繁殖、嫁接和组织培养不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B
【点评】结合图示理解概念间的包含和并列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
下面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叶蝉、松毛虫.
(4)请你数一数,图中共有9条食物链.
(5)请你仔细想一想,在该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3个营养级.
(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与灰喜鹊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来实现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专题】文字叙述型图表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1)狗尾草等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叶蝉、松毛虫.
(4)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共有9条食物链.
(5)“在该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3个营养级(4、5、6营养级).
(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与灰喜鹊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太阳能
(3)叶蝉、松毛虫
(4)9
(5)3
(6)自动调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8.下面是人体部分结构或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2]小肠.
(2)图乙中,结构[7]的曲度是由结构[8]睫状体调节的,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结构[11]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3)图丙中,结构[13]、[14]、[15]共同组成肾单位,结构[12]中的液体与结构[16]中液体相比,其成分上的差异是结构[16]的液体中氧气和尿素的含量大大减少.
(4)李爷爷因炎症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图丁中心脏[17]右心房中发现,当血液从结构[18]射出,流经结构[21],最后到达结构[22]的循环途径叫做肺循环.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图甲中1肝脏,2小肠,3胃,4胰腺,5大肠.
图示乙中各结构的名称:6是角膜,7是晶状体,8睫状体,9是巩膜,10是脉络膜,11是视网膜.
图丙中12是入球小动脉,14是肾小囊,13是肾小球,15肾小管,16肾静脉.
图示丁中,17是右心房,18是右心室,22是左心房,23是左心室,5是上肢和头部的动脉,21是肺部毛细血管,20、19、25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解答】解:(1)2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8睫状体调节7晶状体的曲度实现的,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2晶状体和7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6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它是由图中的14肾小囊、13肾小球、15肾小管共同组成的.16内的液体为静脉血,16与12内两种液体相比,16内液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氧气和尿素.
(4)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青霉素,药物进入血液经臀部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跟踪检查,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17右心房.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可见当血液从结构[18]右心室射出,流经结构[21]肺部的毛细血管,最后到达结构[22]左心房的循环途径叫做肺循环.故答案为:(1)2小肠;
(2)8睫状体;11是视网膜.
(3)肾单位;氧气和尿素;
(4)17右心房;肺循环
【点评】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9.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③]叶脉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
(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⑥]气孔进或出植物体的.
(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B]蒸腾作用.
(4)图3中的生理过程[①]相当于图1中的过程[A]呼吸作用,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5)请你想一想,在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甲,乙和丁之间是竞争关系.
(6)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连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丙.
【考点】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
【分析】(1)图一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二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是气孔.
(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戊为分解者.
【解答】解:(1)③叶脉中含有的导管能够输导水和无机盐.
(2)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即能张开也能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
(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B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4)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进氧气,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图一中的A和图三中的①就表示呼吸作用.
(5)在甲、乙、丙、丁、戊五类生物中,甲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甲是生产者,乙和丁都以甲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6)假如图中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由于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积累,而丙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丙.
故答案为:(1)③叶脉;(2)⑥气孔;(3)B蒸腾作用;(4)A呼吸作用;(5)甲;竞争;(6)丙
【点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20.
下面图甲是某家族遗传病图解,图乙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已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 本 子一代植株表现
长 穗 短 穗
甲 长穗×短穗 423株 429株
乙 短穗×短穗 225株 667株
图乙
(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3)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00%.
(4)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12条.
(5)图乙中,通过杂交组合乙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aa.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专题】过程示意图;数据分析型图表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解答】解:(1)“从图甲中可看出,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但其子女中的Ⅲ7个体却患病”,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图甲中,Ⅰ1正常Ⅰ2患病,子代Ⅱ3和Ⅱ4个体表现均正常,表明患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分析图甲可知”,Ⅰ1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00%.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图乙中,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12条.
(5)图乙中,乙组亲代是短穗×短穗,子一代植株出现长穗,表明长穗是隐性性状,短穗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杂交组合乙组(填表中番号),“可判断处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故答案为:(1)变异
(2)AA
(3)100%
(4)12
(5)a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看了“2017年中考生物模拟测试题”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