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中考辅导>

2017中考生物试卷(3)

妙纯分享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用2B铅笔填涂“A”,错误的填涂“B”.

  26.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 .(判断对错)

  【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分析】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

  【解答】解:测量不同边长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二者之比,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正方体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逐渐变小.如图所示:

  与此相似,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但是不能无限生长.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27.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判断对错)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解答】解: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因此通过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判断对错)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解答】解: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植物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 × .(判断对错)

  【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动物一般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解答】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所以绝大多数动物在生物圈中都是消费者.

  故答案为:√

  3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 .(判断对错)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解答】解: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由于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三、连线题:(共4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选项.

  32.在校园周边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葫芦藓、向日葵、油松、肾蕨和池水中的水绵等植物,请将图中A~D四种植物进行归类,与分类表解中①~④对应.

  ① C ② A ③ B ④ D

  【考点】植物的分类.

  【分析】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C葫芦藓、A肾蕨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油松、D向日葵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解答】解: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无根,因此①是C葫芦藓;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②是A肾蕨;B油松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因此③是B油松,D向日葵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因此④是D向日葵.

  故答案为:①C ②A ③B ④D

  四、简答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3.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3 条食物链.

  (2)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

  (3)图中麻雀和田鼠的关系是 竞争 .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重要作用.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图中的蝗虫、田鼠、蛇和麻雀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图中麻雀和田鼠都以水稻为食,因此会相互争夺食物、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 中起重要作用.

  (5)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故答案为:(1)3

  (2)分解者;

  (3)竞争

  (4)生态平衡

  (5)食物链和食物网

  34.图示花生的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不同的花生果实内种子数量有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变异 .

  (2)甲图中种子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乙图中花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 .

  (4)花生果实中常有空瘪少籽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传粉 不足引起的.

  (5)依据丁图②中的种子数量推测,丙图花中子房里有2个 胚珠 .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3)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

  (4)甲花生种子,乙花生植株,丙花,丁果实;①果皮、②种子.

  【解答】解:(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不同的花e生果实内种子数量有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甲图中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乙图中花生的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4)花生属于风媒花,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花生果实中常有空瘪少籽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

  (5)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

  故答案为:(1)变异;

  (2)适宜的温度;

  (3)伸长区;

  (4)传粉;

  (5)胚珠.

  35.图一表示植物体的有关生理活动(①、②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 二氧化碳 .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气体②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 叶绿体 (线粒体、叶绿体).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片中的 叶绿素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蒸腾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乙 .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一中表示光合作用时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表示吸作用时,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表示蒸腾作用时,②是水蒸气.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乙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图二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解:(1)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因此气体②氧气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窗口.因此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一天内进行且变化不大,因此表示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叶绿体;叶绿素

  (3)蒸腾

  (4)乙

  36.如图是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①~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经肺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 红细胞(血红蛋白) 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2)通过消化道后,主食中的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葡萄糖 ,经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右心房 .

  (3)若③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则④为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形成尿液.

  (4)若细胞团通过②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细胞团组成的内分泌腺是 胰岛 .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1)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4)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5)图中①代表吸收过程、②细胞的分泌作用、③代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④代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1)“氧气经肺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2)“通过消化道后”,主食中的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经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后,经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若③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则④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若细胞团通过②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细胞团组成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故答案为:(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2)葡萄糖;右心房

  (3)重吸收(重新吸收)

  (4)胰岛

  37.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对象 实 验 方 法 测量并记录

  1 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2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 垂体 (甲状腺、垂体)分泌的.

  (2)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

  ①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注射有效 .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大且基本相等,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注射和口服都有效 .

  (3)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 氨基酸 而失效.

  (4)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这样的食品能放心食用吗? 不能 .

  【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1、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能促进生长发育;

  2、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解答】解:(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①第3组和第1、2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注射生长激素,第3组的数值最大,则该实验的结论生长激素注射有效.

  ②第1组和第2、3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生长激素,结果是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生长激素无论口服与注射都有效.

  (3)生长激素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在胃里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

  (4)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导致体内性激素异常,会引发疾病.

  故答案为:(1)垂体

  (2)①注射有效 ②注射和口服都有效

  (3)氨基酸

  (4)不能

  38.如表是对某个家庭某些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性状 父亲 母亲 女儿

  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酒窝 无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肤色 正常 正常 白化

  (1)在遗传学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 相对性状 .

  (2)在生殖过程中,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X .

  (3)根据这个家庭中耳垂的遗传规律可推知,有耳垂是 显性 性状.

  (4)若无酒窝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有酒窝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则有酒窝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Dd .

  (5)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二孩”政策虽然已经放开,但建议该家庭的父母不宜再生第二个小孩.原因是第二个小孩仍为白化病的几率有 25%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2017中考生物试卷.

  (3)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有酒窝与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因此“在生殖过程中”,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

  (3)表格中父亲、母亲都有耳垂,女儿无耳垂.表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这个家庭中耳垂的遗传规律可推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4)“若无酒窝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有酒窝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则父亲遗传给女儿的基因一定是d,母亲遗传给女儿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有酒窝女儿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2:

  .

  (5)“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假设由基因a控制,则基因A控制正常,因此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3:

  .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二个小孩仍为白化病的几率有25%.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X

  (3)显性

  (4)Dd

  (5)25% (或1/4)

  39.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 ?

  (2)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水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湿润 和 低温 .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解答】解:(1)(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与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发霉,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其它量都相同.因此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寒冷)环境里.

  故答案为: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

  (2)水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湿润 低温

  40.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人.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全球患病总人数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艾滋病病毒 .

  (2)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注射器一定要严格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 皮肤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5)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就如何科学预防艾滋病,谈谈你的看法.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至少写一点).

  【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解答】解:(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注射器一定要严格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 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故答案为:(1)艾滋病病毒(HIV)

  (2)蛋白质

  (3)切断传播途径

  (4)皮肤

  (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看了“2017中考生物试卷”的人还看了:

1.2017高二生物会考试卷答案

2.2017高二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

3.2017年高二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

4.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5.2017高二生物期中卷子含答案

28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