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凤梅分享

  复习政治考试的时候少不了要记忆大量的政治知识,我们还要通过政治试题加强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10年5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海与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举行会谈。胡锦涛指出,中马是传统友好邻邦。建交38年来,中马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中马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拓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表明(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2、常言道:“油价发烧,经济咳嗽”。近年,世界市场上原油期货价格接连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给各国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联系是客观的,人是无能为力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人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3、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

  A体现了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中医药学渗透着许多哲学道理,如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中医“四诊合一”的思维过程体现了

  A.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D.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5、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因此,全面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这启示我们

  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B.把握好关键部分也就把握好了整体

  C.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系统优化的方法

  6、2010年11月2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把中心城市、五个县级市、十多个中心镇纳入苏州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也是把农村在大苏州范围内做一个统一规划来实施。这体现了(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要从整体着眼,优化整个系统内部结构 D.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

  7、云南省的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湖水原本洁净、清澈。然而,近年来一些人随意围湖建房,并向湖中倾倒垃圾废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抚仙湖形成致命打击。这事例说明

  ①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无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必然受到惩罚 ④办事情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某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  )

  ①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0年5月8日至9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60多年来,中俄关系曾出现过波折,但中方始终坚信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1、“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x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x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

  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

  13、下列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这两句宋词包含的共同哲学寓意是(  )

  A.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B.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15、下列诗句包含的哲理与上题答案一致的是 (  )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海关总署2010年1月10日发布了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数据。从全年来看,在金融危机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正走在回升道路上。展望2010年,中国出口前景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总体向好,前路坎坷。由此可知(  )

  ①事物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部分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美国前总统林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任何矛盾都有主次方面 B.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C.分清主次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D.人生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总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据此回答18—19题。

  18、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9、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20、2010年8月,美国财长盖特纳访华,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会见盖特纳时说,中美关系31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中美双方应当共同合作,共创中美关系的美好未来。这蕴涵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规律具有客观性 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21、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6月27日在多伦多会见日本首相菅直人时指出,中日互为近邻,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日双方关系经历了从敌到友、到竞争对手,再到今天比较稳定与成熟。这主要表明(  )

  A.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B.同一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D.同一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22、继2009年中央密集出台多个区域规划后,2010年上半年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改变长期以来东部增速超过中西部的格局,重构均衡协调发展新“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文件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效果,主要是因为区域规划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给予地方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从整体出发,树立全局观念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当今的一种时尚,是把战争艺术应用于商业、行政管理和社会交往等领域,这本是科学艺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些兵法原则并不能在非战争领域应用,比如“兵不厌诈”,用之于战争是无可厚非的,而用之于商业和社会交往则是不道德的。这说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颠倒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实践中是错误的

  D.颠倒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会遭致失败的结果

  24、我们认为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态度。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法兰西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矛盾特殊性

  25、2010年5月1日,胡锦涛在会见前来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仍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气候变化中始终采取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6、2010年4月30日,胡锦涛在会见前来参加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等活动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成员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的香港馆、澳门馆都建得很好,创意新颖、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香港、澳门取得的建设成就和具有的发展潜力。“创意新颖、各具特色”蕴涵的哲理是(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2011年3月14日上午全国两会结束,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28、在我国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 D.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29、伊朗人清楚地知道,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狭窄的航道,也就控制着“世界油库”的大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是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手,寻求最优目标 B.办事情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近两年,高校自主招生倍受人们关注,到今年8月份,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结果都已尘埃落定,“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关注国家和天下大事”成为自主招生的一个方向。材料给当代中学生的哲学启示有(  )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②坚持“扬弃”的思想,不断发展进步 ③要培育科学问题意识,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①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④要正确对待事物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辩证否定观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

  ①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对权威说“不”,对权威的尊重就是否定自己

  ③扬弃别人、前人的经验 ④大胆抛弃一切,富有革命的批判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3、《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要坚持辨证的否定观

  D.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

  34、下边这幅漫画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一个人能成为像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人物,并不是由研究莎士比亚而产生的。 ——爱默生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只有完全否定莎士比亚,才能成为伟大的作家

  C.辩证的否定要保留和继承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D.只有在辩证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和发展

  35、“鸭梨很大”、“神马都是浮云”、“感谢国家”和“恨爹不成刚”等词语的迅速流行与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密切相关。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36、中国农民继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村民自治实践,大大改变了农村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是

  A..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改革开放的领导力量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7、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关注民生、迈向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这体现了

  ①用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②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③不忽视次要矛盾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8、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认识水平的提高

  C.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D.英雄人物的智慧和才能

  3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这说明(  )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0、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我们办事情要以科学理论为出发点

  二.非选择题(40分)

  41.“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张表格:

  ⑴ 体悟生活观点,把与之相匹配的哲学观点的序号填在序号栏内。(5分)

  序号 生活观点 哲学观点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在点子上

  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⑵ 关注生活情境,找出能正确解读生活情境的哲学道理,并将选项填入序号栏中。(满分4分,全对得4分,错一个扣2分)

  序号 生活情境 哲学道理

  1.2010年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中,个人的行动凝聚起来真的可以改变世界(辩证法知识)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重视量的积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E.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则好的广告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增进消费力等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广告如果做得过“大”,偏离产品实际状况过多,则会产生误导,造成心理落差,甚至激起不满、产生抵制。(用辩证法知识)

  3.上海世博会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离不开广大建设者、志愿者和公民的作用。(用历史观知识)

  42、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人们因此熟悉了“低碳”这一概念。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提出了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和适应并重、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六项基本原则。

  材料二:“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低碳生活”的口号,尚不为人们熟知的低碳理念,借世博之契机,悄然融入城市生活。各地中小学生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低碳环保,让生活更美好”的调查活动、倡议活动、实践活动。2010年,我校劳技课内容之一就是低碳理念指导下的自制台灯,涌现出了一批很有创意的产品,旧台历、方便面碗、布艺制成的台灯既美观实用,又向我们传播了低碳理念,展示了低碳生活。2010年,江苏高考更是以‘绿色生活’为题……可见“低碳”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提高减碳意识,积极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⑴ 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的哲学依据。(10分)

  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原理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打造低碳生活、绿色生活?(6分)

  43、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9分)

  44、江苏省某市多年来坚持“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态建设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该市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但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认为本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此,他们因地制宜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建设生态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和治理,该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迁有色金属企业,治理老企业污染,从而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铺平道路”。目前,该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7.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著名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该市是怎样实施“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市方略的?(6分)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CCAA CBBAD 11—20 BCABC CBABA

  21—30 DCBAD BBBBD 31—40 DCCDC DDCDC

  二、非选择题

  41. 41、⑴ 体悟生活观点,把与之相匹配的哲学观点的序号填在序号栏内。(5分)

  序号 生活观点 哲学观点

  ④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在点子上

  ⑤ 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③ 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⑥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⑵ 关注生活情境,找出能正确解读生活情境的哲学道理,并将选项填入序号栏中。(3分)

  生活情境1 生活情境2 生活情境3

  B D C

  42. ⑴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因此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

  ③矛盾着的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坚持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的原则;

  ⑤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的变化发展,要用联系的看问题,坚持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因此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的原则;

  ⑥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要坚持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这一原则。(任选5点,每点2分,共10分)

  ⑵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节能减排,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小的生活习惯养成做起。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要通过创新来打造低碳生活,如创意家居、创意台灯等。(也可用辩证否定观的创新意识)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提高减碳意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

  43.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1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2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分)

  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

  44.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不沿袭传统经济发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该市不沿袭传统经济发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②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把一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该市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抓好示范,面上推广点面结合,相互促进。③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求人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市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既讲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每点2分,共6分,若用辩证法其他原理,言之有理也给分)

猜你喜欢:

1.2016高二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题

2.高中政治必修2综合试题及答案

3.2017金考卷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4.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5.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384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