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凤梅分享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前,你还不知道怎么复习政治期末考试的话,请做一份高二政治期末试卷。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

  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 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 塞翁失马 ④ 刻舟求剑

  ⑤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⑥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2. 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 )

  A. 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事物是发展的

  D. 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

  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

  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 四季更替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牵一发而动全身 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5—6题。

  5. 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 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6. 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

  A. 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 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7. 在圆满完成13天的太空任务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17日9点14分(北京时间21点14分)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说明( )

  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舒斯云教授,经过10多年的奋斗,在脑神经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人脑中一个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区域,命名为“边缘区”。

  8. 舒斯云教授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一科学研究成果再次证明( )

  A. 人的知识来源于人脑不同的区域

  B. 大脑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C.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 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

  9.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 认识经历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10. 当人们办事情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A. 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条件

  B. 人们的金钱观

  C. 人们所处的时代

  D. 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程度等

  11.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说,这是由于( )

  A. 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

  D. 只有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实践起科学的指导作用

  12. 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以德治国的哲学依据是( )

  A. 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B. 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西部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助学工程,使大批贫困学子迈进高校大门。

  13. 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表明( )

  A. 国家允许人们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B.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社会集体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D. 集体主义已经成为人们唯一的价值选择

  14. Goo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07年11月14日在博客上撰写《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中指出:高校不能过度扩招和产业化,高校培养了过多的硕士、博士,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国高校“不能很好地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李开复的上述讲话告诫我们( )

  ① 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③ 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防止事物性质的转变

  ④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针对目前有记者将北京‘首都’写成‘首堵’的现象,北京市长王歧山说:目前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但个别记者把‘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

  15. 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告诉我们( )

  A.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 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 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6. “北京堵车现象虽然存在,但个别记者将‘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王歧上市长的上述讲话体现了( )

  A.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 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 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7. 河北省政府日前对市场上几千只“涉红鸭”和几百斤“红心”鸭蛋进行焚烧处理。其负责人说:“目前没有明确标准证实苏丹红饲料能否在鸭子体内完全代谢,为防万一,我们对喂过苏丹红饲料的鸭子全部捕杀。”河北省政府对“红心”鸭蛋等的处理体现了( )

  A. 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B. 矛盾具有普遍性,应坚持全面看问题

  C. 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D.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回答18—19题。

  18. 坚持“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这是因为( )

  A.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千差万别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19. 台湾领导人声称“台湾不是香港,不适合一国两制”。从哲学上看,台湾领导人( )

  A. 承认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夸大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特殊性

  C.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 夸大了矛盾特殊性,承认了普遍性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发扬刻苦攻关的精神,加快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为用科学的手段战胜“非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此回答20—21题。

  20. 人们依靠科学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这说明人类要在与自然灾难的对抗中取得胜利必须( )

  A.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尊重客观规律

  C. 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21.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了人民的健康而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中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邓练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丁秀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等。他们发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生命之躯筑起一道防“非典”的钢铁长城。他们的事迹表明( )

  ①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② 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高个人素质

  ③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

  ④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突发百年罕见的大灾变。这次灾变突发前,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做出预报。由于印度洋很少出现这种自然现象,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在印度洋没有预警机制,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 B. 要把握事物的规律

  C. 要坚持适度原则 D. 要居安思危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现象屡禁不止。运用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 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消极现象的屡禁不止说明( )

  A. 拜金主义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C. 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D. 应高度重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24. 从哲学上看,要逐步消除上述材料中的消极现象,就必须( )

  A. 反对追求个人物质利益

  B. 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C. 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 高度重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 有关媒体曾发表短评强调,“十一”长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不足、差距、矛盾,但首先还应承认,放长假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好事不一定完美,发现了美中不足,同样也是好事,今后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上述短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这一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27. 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词汇次序的变化,其实有着相当的深意。“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18分)

  28. 材料一:粮油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最近,国家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市场。

  材料二:市场人士指出,多年来,生产资料的涨价也是粮油价格上涨的一个成本动因;另外,不排除一些粮油购销、加工企业,利用当前市场缺口,推动粮油价格上扬。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打击不法行为,规范不当得利,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3分)

  29.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材料二: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上说明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5分)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说明“推进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5分)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

  第I卷

  1—5 ADABC 6—10 ABBCD 11—15 DACBA

  16—20 CABCC 21—25 CDABD

  第II卷

  26.(1)上述短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1分)事物自身包含着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2分)

  (2)“十一”长假“有不足”、“差距”,这体现了“十一”长假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2分)“好事不一定完美”,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2分)“发现了美中不足,同样是好事”,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2分)

  27.(1)人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我们要解决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好”字当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好又快”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国际条件。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不可能长期单兵突进。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又好又快”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

  (5)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成分结构与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结构。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6)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28.(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市场;市场中的不法行为和不当得利,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强了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粮油价格上涨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国家合理统筹城乡关系,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国家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29.(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正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的正确意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5分)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要优化事物的结构。所以,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5分)

猜你喜欢:

1.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2.高二政治上试题及答案

3.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4.2016-2017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5.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81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