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后进生辅导
人是有差异的。在一个班里,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商、生活体验、情感、知识接受能力及家庭背景是不同的,他们对政治的掌握程度及理解能力难免要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正因为有差异,所以出现了学困生、后进生。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后进生辅导,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后进生辅导篇一
一、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是非观念模糊
是非观念是指一个人对己对人的行为应该分清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荣与辱,并认识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后进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是非不分。正因为后进生在头脑里是非颠倒,糊涂观念占上风,辨别能力差,所以往往凭个人欲望和兴趣,有意无意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
2.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
后进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应付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与同年龄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力发展较慢,学习能力较低,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懒于观察和质疑,习惯于死记硬背,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因此学习成绩较差。
3.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后进生意志力薄弱具体地表现在正确性的道德观念未能战胜个人不正当的欲望和要求上。后进生虽然有时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但当个人不正当的欲望和要求与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由于恶习较深时常表现出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意志薄弱的后进生往往能说不能做,要做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
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走出“后进生”
1.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其消除疑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教师转化后进生时应该特别热爱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2.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多引用范例,增强后进生的是非观念
后进生尽管不断出现问题,不断承认错误,有时也有进步表现,但他们并不一定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危害以及克服缺点的方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向他们举出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这种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能激发起后进生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的上进心。
3.在教学中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差与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着学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的落后状态。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其次,教师要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指导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这样就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能逐渐地提高。
4.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教师嫌弃后进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因此,教师必须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5.在教学中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新的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不良行为总是由于某些不良的外部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所以,要转化后进生,既要控制外部不良诱因(如不良的场所、旧伙伴、迷恋的对象等),又要重视消除后进生不合理的欲念、嗜好、兴趣等内部因素。当他们改正了错误,新的正确的动机与行为习惯比较牢固地形成以后,在适当的时期,在有把握的条件下,可以进行信任性考验,给予他们同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培养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促使他们彻底改变旧的卑劣的不良行为。
总之,教育后进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持之以恒,既看到后进生所存在的缺点,客观地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善于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就定会使后进生变先进。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后进生辅导篇二
一、强化后进生的“羞耻”意识,培养其责任意识
胡锦涛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道德观,为新形势下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以德治国,最终要落到“以德治人”。但是,“以德”能否“治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羞耻意识。
只有具备羞耻意识,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但是,后进生“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理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应当“教以耻为先”。那么,我们如何强化羞耻意识呢?一方面,要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和推广讲道德的典型人物,以悬挂宣传标语方式制造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园内,可以悬挂“道德为先,知行合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起”等这样的标语。另一方面,通过反面教材入手,曝光和解剖“道德小人”。我们可以用“从‘范跑跑’说起”,“我们身上有哪些责任”,“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表现”等作为主题召开班会,通过大家的思考、讨论,树立责任意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其做人准则和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同时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学习新知识,把当今最前沿的理论观点融入到教学中去,才能对学生一些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加以引导。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播下爱的种子,增强学习信心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实验也表明,表扬和鼓励比非难、嘲笑、讽刺、挖苦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待后进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有时教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会使他们激动不已,甚至会使一个人发生根本的改变。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这就更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适当的表扬。当他们犯错误时,应尽力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以维护他们的“面子”。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后进生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经常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支持和帮助他们,不向他们提过高的要求,主动接近他们,以真诚的爱去消除后进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就会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让他们倾吐肺腑之言,找出后进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三、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由于后进生对知识理解上比较迟钝,有的甚至有厌学倾向,因此我们教师更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学法。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本书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所谓“由厚变薄”就是把知识形成网络,会总结概括知识。所谓“由薄变厚”就是根据纲要填充基本的知识点,再现知识网络。对于后进生来说,关键还在第一步“由厚变薄”目标的完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分解法,先将它们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分析和把握的点,然后理清各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将这些相互联系的点联接起来,进而在不断扩展的广度和不断深化的层次上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而后进生一般学习兴趣较低,对学习无动于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各种办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条件下,创设兴趣与乐趣的情境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这一框时,为引出“什么是经济效益”时可以用当前华尔街的金融动荡,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一些中国地区的外贸企业存在的困境出发,设疑:“一家企业要在金融风暴中立足靠的是什么?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教师及时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华尔街风暴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又如,在讲到“企业应防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时,可以用视频的方式播出记者采访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时的一段录象。针对企业事发之前就已经知道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情况却还在不断生产,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要注意什么?从而自然引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需注意的事项。利用多媒体图象、声音、动画等快速传递的特点,将教学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于后进生的感官,让他们兴奋起来,使学习过程更加趣味化、深入化、自然化,为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提供了可能。同时,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培养学生政治敏感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