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哲学知识点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政治哲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P4、P11
解:Qa: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2)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显示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引发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为马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3)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生产关系变化分裂出两大阶级,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工人们的反抗,3大工人运动爆发成为马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4)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
Qb: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
3)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不断实践,根据一战期间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俄国国内国外矛盾深重的现实,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的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义只有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2.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形态。P28、P30
解:Qa: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其一,意识与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及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3)“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Qb: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科学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三个历史形态;物质范畴;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P30
解:Qa: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三个历史形态:朴素物质观、形而上学物质观、科学物质观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Qb: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对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Qc: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 观反映;
2)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P32
解:Qa:物质与运动 :不可分割,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根本属性
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2)精致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Qb: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特的物质性
2)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和特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 解:Qa: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3)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Qb: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础方式和标志的: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Qc: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实践性: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P40
解:Qa:总特征:联系与发展
Qb:联系观:1)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事物的普遍联系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观:1)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永恒发展要求我们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未来。
7.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内在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解:Qa: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一方面,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总之,所谓矛盾,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既不是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也不是事物间的统一关系,而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的联结。 Qb: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同一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二、斗争性的作用:
1、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作准备;
2、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C、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使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大学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8.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表现;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9、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及把握度的意义。
解:Qa: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一切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数量界限。
Qb: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又称量变质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Qc: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10.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
解: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 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实践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规律,人与规律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解:Qa: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Qb:人与规律密不可分。首先,规律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次,人类可以认识规律。第三,人类是在认识和把握规律中向前发展的。
Qc: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12.主体、客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解:Qa: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指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Qb: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Qc:1.唯心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物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想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人实施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Q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在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发源于实践,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达到对事物的质、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变革现实,改造世界,这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来进行;另一方面,理性认识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它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以语言文字等感性形式来表达。所以,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没有的,它们的区分也是相对的,我们不应当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它们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是可靠的。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而理性认识是空洞、不可靠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们都背离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原理,在实际上都是有害的,曾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危害。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然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打好基础;在认识中要重视调查研究,注意材料的积累。既然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的认识上,有其局限性,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不能只相信"眼见为实",要相信科学,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13.真理及客观性;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伟大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阶级、阶级斗争、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及意义。
解:Qa: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3、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Q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
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3)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决定论”片面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Qc:(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Qd: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推动生产发展和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意义: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
2、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的比较低,而又发展不平衡,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其相适应,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3、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正确的。
Qe:社会基本矛盾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物质前提。
Qf: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的,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贯穿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及其发展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否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过程可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Qg:
Qh: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Qi:人民群众,简单的来说是指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 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 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 文化、 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 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 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 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 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 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5.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价值规律,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解:Qa: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Qb: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Qc: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Qd: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Qe: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