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凤梅分享

  在语文试卷复习的同时,还要做好语文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才能更好的复习语文。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也能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并非“太平盛世”,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些英雄人物,也有他们的生活寄托。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

  ②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

  ③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而宋代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一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临安也是如此。

  ④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乃至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社会大众。当时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在道路通衢、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

  ⑤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有时,“耆老者六七人,相与会于城中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五物,肴膳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也。命之曰‘真率会’”。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会聚的场所。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交游访友的去处。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事”。

  ⑥在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他们“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整体的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如朱熹所说,“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①段指出宋代历史中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并说明这个时代的虚假繁荣和末日苍凉使真正的英雄人物们层出不穷并构造了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

  B.文章第②③段分别从宽松的文化环境与开敞的城市布局两方面揭示了宋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层原因,并指出宋代文化具有世俗化、人文化等特点。

  C.文章第④段侧重于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描绘宋代市民文化勃兴的状况,第⑤段则侧重于展现宋代士大夫热衷交游聚会、访友赠物的生活图景。

  D.文章第⑥段指出雅俗并存是宋代文学的艺术旨趣,也是宋人的文化性格,并认为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是通过内外并重的文化涵育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统治者无法摆脱来自外部的压力,故而极力维护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为笼络民心,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未过多干预。

  B.两宋都城的结构布局有着开敞式的特点,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市民的文化活动丰富而普遍,勃兴的市民文化与唐代的古典文化有明显差异。

  C.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物品,被宋代士人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这种以物相赠的“人事”,是一种比较雅致的社交行为。

  D.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这意味着在宋代,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可以并行不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的士人群体活跃,关心时事,热衷讨论,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层出,这说明当时思想相对自由,文化方面确实可称为“盛世”。

  B.宋代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讲史、说书的艺人,丰富和参与创造一些文学作品,为吸引市井中的普通民众,必然要注意艺术趣味的平民化。

  C.作为宋代士人的聚会形式之一,“真率会”不拘参与者的长幼,不求聚会处的华美,在果实、肴膳方面力求俭素,呈现出一种淳朴之美。

  D.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这是宋人整体的精神追求,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他们又能“游于艺”,这对宋文化的繁荣大有裨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 益

  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总是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xb?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指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已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这么多年“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性。

  C.“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儿虚构,完全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D.文中写到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

  5.日本友人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5分)

  6. 文章结尾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请结合文意及自己的感悟,并联系现实对作者“叩问”的“答案”加以探究。(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

  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俗得有味。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最老舍”的老舍作品,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老舍的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的小说“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并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涵。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予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的渴求与赞美。

  7.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舍先生认为滑稽与幽默是不同的,幽默首要的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需技巧地写出事情中的可笑之点,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

  B. 老舍的幽默来自生活中那些可笑的事实,清末民初的病态社会让老舍的幽默深刻、富有讽刺意味,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C. 老舍小说的文化学是将他熟悉的北京市民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比较解剖,关注民族性格的健康,剖析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

  D.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有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更重要的是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老舍贫寒的出身、刚强义气的性格使他的幽默里充满爱憎之情,老舍式的幽默表现为自然本色、轻松不失深刻、批判中富有同情。

  B. 老舍的作品笔调轻松自由,以习俗为主体,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丑而不俗,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

  C.《茶馆》塑造了底层市民的群像,折射了老舍自己的生活感受,不仅是二十世纪京味文学的代表,而且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材料一介绍了老舍对幽默的认识,材料二介绍了老舍作品的文学价值,材料三介绍了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

  E.材料中的引用,向读者直接展示出了老舍的经历、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使文章对于老舍的评论更具真实性、准确性、深刻性与艺术性。

  9.依据材料对老舍文学创作的特点的介绍,概括读懂老舍作品的方法。(4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 徽 元 年 为 御 史 大 夫 明 年 华 州 刺 史 萧 龄 之 以 前 任 广 州 都 督 赃 事 发 制 付 群 官 集 议 及 议 奏 帝 怒 令 于 朝 堂 处 置临奏曰: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惟刑是恤。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于岭外。显庆四年,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旧唐书•唐临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B.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C.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D.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吊丧指至丧家祭奠死者。唐代吊唁者多着白服,死者亲属则须着五服,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期功。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C.岭外泛指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南、岭表,岭外地区的经济、文化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

  D.刺史是官职名,汉始置。“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临体恤民情,仁德爱人。他任万泉县丞时,让一些囚犯暂时回家春耕,这些囚犯感激其宽容体恤,果然全都按约定时间回到狱中。

  B.唐临生活俭朴,宽以待人。他虽在朝为官,家财丰厚,但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并且十分宽谅下人,家仆几次出错他都宽厚处之。

  C.唐临执法公正,明于断狱。任主管刑法的大理卿时,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赏。

  D.唐临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在萧龄之量刑之事上,皇帝因看到群臣的奏议而要对萧龄之处以重刑,唐临直言奏告,使萧龄之被依法判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2)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①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思潜从物外②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③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露水不易打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黄诗第一句诗以乐景衬哀情,通过描写除夕之夜,万家灯火,笑语喧腾反衬诗人内心漂泊之感、命途之悲。

  B.黄诗第二句诗中“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看似很不协调,但却有机地联系起来,这里充分表现出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C.黄诗后两句诗中的“悄立”二字,用外形的静谧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则主要写出了诗人由于远离家乡所表现出的孤独。

  D.陈诗第一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诗人出行之早;通过诗人感到“晓寒”写出其出行之久。

  E.陈诗中诗人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早行中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

  15.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话,通过对行进艰难的夸张描写来表现青泥岭的险峻。

  (3)《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有“六跪”和“二螯”,但因为心思浮躁,只能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1954年出生的清河镇木版年面第21代传人王圣亮,脸庞瘦削,头发稀疏,与当地农民别无二致,但每当和记者谈到木版年面时,他就品得很健谈。

  ②出游之前,看看百度热力图便能知道哪里人满为患、哪里万人空巷,避免仅在看过旅行攻略后就出发、却发现看海变成看人海的尴尬。

  ③他多次跑省、县有关部门,上下其手,发动单位力量,筹措项目资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立即启动了16公里村道延伸建设工程。

  ④我们对文化的传承态度不应是胶柱鼓瑟,而应是尊重文化传统,注重社会实际,注重变通、创新、开放、多元,注重在基础上的传承。

  ⑤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是青年的爱护可以说是无所不为,这一点在后来的很多回忆文章中都谈到了,这也是先生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

  ⑥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烽火•冼星海》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的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B.中央电视台主办“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新闻发布会”,于伦敦时间10 月21日如期举行。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C.中国重申在《中日韩合作展望》中所作承诺,努力实现包括建立区域市场在内的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将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D.与会专家指出,要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___________。

  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

  C.大学应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

  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许多人并不能很好地认路,甚至是“路痴”,时常迷失在一个新的地方。①,更不要提倒着走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蚂蚁方向感极强,无论前行还是倒退,②。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蚂蚁可以通过头脑训练克服各种困难,确保随时随地都不会迷路。此项研究表明,__③,都可以准确地找到北方。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近年来,有些明星屡屡以身试法的现象表明,公众人物走上台面展示的是其外在光鲜的一面,而其内里是阴暗的,他们的表里可能是不一的。可见善良的人绝对不可以当公众人物,因为表面越善良就越会为非作歹。

  ① 展现其外在光鲜一面的公众人物,其内里不一定是阴暗的。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其实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D(A项,“这个时代的虚假繁荣和末日苍凉使真正的英雄人物们层出不穷并构造了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错;B项,“城市布局”“揭示了宋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层原因”错;C项,“侧重于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错。)

  2.A(“为笼络民心”无中生有。)

  3.C(“不拘参与者的长幼”错。)

  4.C (A项“没有留下精神财富”错。B项“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性”错,应该是“勤劳”。D项“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错,应该主要是为了突出当时一家人生活的温馨。)

  5、可敬之处:①母亲的任劳任怨(勤劳)②温厚乐观③平凡朴素④担当起哺育四个子女的重任等。(一个要点2分,答三点即给5分)

  6、对本题的作答应涵盖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指明叩问中两者的具体内容:“两者”是指“快快乐乐地踱步”和“充满忧虑地攀缘”这两种人生态度。(2分)②结合文意,分析作者的本意:作者虽然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其实作者的答案就隐含在文中,即人生应“充满忧虑地攀缘”。理由:母亲任劳任怨,辛劳一生;作者自己多年来“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孔子教导子贡要“生无所息”。(2分)③联系现实探究作答,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认同作者的观点并结合现实谈生无所息的现实意义;也可以联系现实辩证地分析在奋斗的过程中,辛劳疲惫之时,不妨停下歇息修整(快快乐乐地踱步),蓄积力量之后再出发。但不得脱离作者本意”人生需要奋斗”这一前提,泛泛去谈享乐主义等。(2分)

  7.D(“更重要”有误,原文只是“重点谈”。)

  8.B E (B项3分,“风格丑而不俗”出错,原文是“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并不是“不俗”;E项2分,“艺术性”错。)

  9.①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1分)(依据:材料一、三,老舍的创作折射他自己的生活、精神、情感)

  ②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1分)(依据:材料一,老舍的创作根植于他生活的时代)

  ③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1分)(依据:材料二、三,老舍的创作京味十足)

  ④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1分)(依据:材料一、二、三,老舍的创作剖析了我们的民族特性)

  10.D

  11.A(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12.B(“家财丰厚”错误,“俭薄”为不宽裕之意。)

  13.(1)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下了及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许。(“轻囚”“会”“白”各1分,句意2分)

  (2)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味(一定要)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比来”“叙勋”“论罪”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武德年初,外任万泉县丞。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明公如有所疑虑,我请求独自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唐临暂时代理县令一职,唐临召集这些囚犯并放他们归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定,命令他们按时返回监狱。囚犯们都很感激唐临的恩惠和宽大,到了约定的时间全都回狱,唐临因此而知名。多次转任黄门侍郎,唐临家不富裕但他清心寡欲,既不大兴土木建宅第,服装和起用也都简单朴素,待人接物非常宽厚。曾经要去吊丧,叫家僮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其他衣服拿来,害怕而不敢送上。唐临察觉,派人叫来家僮对他说:“今天天气反常,不适合哀哭,先前让你取的白衫,现在暂时不用拿了。”又曾经让人煮药而那人没按煮药程序煎(出了错),他暗中知道原委,对煮药人说:“天气阴暗不宜服药,应该马上倒掉。”最终没有对外宣称煮药者的过失,其性情宽恕达到了如此的地步。

  高宗登帝位,唐临被任命检校吏部侍郎。这一年,他又升迁大理卿。高宗曾问在狱的囚犯数目,唐临答复时符合旨意,高宗很高兴,对他说:“朕过去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卿就侍奉我,现在朕继承帝位,卿又在我身边任官职,因为过去我就很信任你,所以才授给你这一重任。然而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于严酷则百姓受到残害,刑法过于宽松就容易控制不住犯罪,务必要宽严适中,符合朕的心意。”高宗曾经亲自复查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前任大理卿裁断的犯人有叫冤的,唯独唐临负责断的案无人叫冤。高宗感到奇怪就问囚犯是什么原故,囚犯说:“自己确实犯了罪,唐临的裁断,并不冤枉滥用刑,所以断绝了喊冤的念头。”高宗叹息良久说:“治理狱案的人不应该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为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之事被揭发,高宗命令交付群官共同议罪。等将议定结果上奏,高宗很生气,命令当即在朝堂上处死萧龄之。唐临上奏道:臣知道国家大典,在于赏罚上,古代的圣王,以怜悯之心对待刑罚。天下太平,应当用尧、舜的法典。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很是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他们不是憎恨前人,只是想为自身打算。因为萧龄之受任大州,贪赃之罪声名狼藉,根据所犯罪行,死有余辜。然而既然要群臣详议其罪,终要依法处理。今既然已同意议法,却仍旧施加重刑,这是与尧、舜的主张相违背的,不可以为万代的法则。高宗听从他的意见,萧龄之最终得以流放岭外。显庆四年,唐临因事获罪贬为潮州刺史。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岁。

  14答案C.“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E.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

  15【答案】黄诗中,除夕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陈诗中,满天明星衬托了环境的黑暗,显示黎明尚未到来,以此视觉景象点扣题旨,表现诗人出行之早。(共6分,每处分析3分)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早行(赏析)

  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说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驼褐”,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竟知道在过桥,那是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触觉、听觉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17.C【解析】①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酌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正确。②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卅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错用。③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错用。④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正确。⑤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错用。⑥不一而是: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正确。

  18.C (A项搭配不当,“享受”不能与“精神”搭配;B项偷换主语,应在“中央电视台主办”后加“的”;D项,语序不当,按照整个语句的逻辑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应改为“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9.B(根据语境,侧重点应该落在“新”字上,不应该“新、旧(基本职能)”并行,所以C项应该排除;然后再看“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这两句话的逻辑顺序,“发挥……作用”是手段,“实现……传承”是结果,而A、D都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了,排除A、D。)

  20.①人们正常走路尚且如此

  ②都能够准确辨别方向

  ③蚂蚁无论身体朝向哪个方向

  21. ②善良的人不一定就不可以当公众人物

  ③表面越善良不一定就越会为非作歹

  22.作文(略)

猜你喜欢:

1.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2.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3.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4.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385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