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论文(2)
s版小学语文论文篇二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作文学习的门槛,总有些畏难情绪,不知该写什么、怎么写,总是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几乎是喊得最响的口号。在实践中,其用时最多,却收效甚微。在学习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教师只是分析情节,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去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也如同过眼烟云,在学生脑中不留痕迹。这导致不少学生在习作中思路闭塞,胸中虽有物,口中却无词,说话语病多,作文无条理。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的关系。
语文是工具。学生阅读书籍和写作文章的技能必须通过训练方能形成。作文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着促进和强化作用。换句话讲,读和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读和写的关系实质上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是学和用的关系。学用必须一致,读写必须结合。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那样:“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到:“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还提到:“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将读与写孤立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训练,写作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提升。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教学时,教师要慧眼识才,抓住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达到仿中有创,培养创新能力。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的教学中关于读写结合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读写结合,以读带头
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习作这条漫长的路上,三年级的学生就像蹒跚学步的小孩,需要我们扶他们一把,需要我们牵着他们的手走一段,这样他们才会走得更稳、更快。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很重要,可是学生们不知道读哪些书,也不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那么,我们怎样帮助三年级的学生丰富课外读物呢?
(一)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如上完了《我不能忘记祖国》,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文章;学习了《卢沟桥》,可以让学生搜集“七七事变”“卢沟晓月”的相关资料;学习了《快乐国奇遇记》,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等。
(二)推荐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已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绿野仙踪》等书籍。
(三)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
如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动物小档案,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动物大百科》《动物世界》《昆虫记》等。
(四)在实践中丰富并深化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如第五单元的课文,以“爱”为主线,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启迪。我们可以把著名影星濮存昕禁毒宣传片、国母关爱艾滋病人的广告引入课堂,让学生获得这样的启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给予别人更多的关心,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
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教师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一些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解说,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读写结合,从仿做起
读写结合有了课外阅读作为铺垫,下一步必须通过模仿来实现。也就是说,读写结合,我们要从仿做起。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写作方法最重要的形式。中低年级学生所积累的语言不多,掌握的句式、段式也较少,写作能力不强。中年级正是打好作文基础的时候,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教师扶学生一把,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否则,将出现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教师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章写作特点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和写作规范,再结合本班实际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仿写,可以是仿句、仿段、仿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最终写好句子。
(一)由简入深,仿句
如《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的第二自然段有一个长句子:“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我首先让学生读两遍,引导学生领会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声音的美。然后让学生填空后朗读:( )打在( ),( )打在( ),( )打在( )。读的时候,突出三个“打在”,读出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后语言的韵律美。接下来出示仿写内容:“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又变成了( )……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开始时,我让学生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词语。其中有学生写道:“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龙),一会儿又变成了(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我抓住机会继续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学生悟性很强,写出了:“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乖巧的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威武的龙),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狠的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在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学生写出了生动的句子,体会到了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又如,在教学《瀑布》最后一节时,有一句话描绘了作者沉浸在美景中,如痴如醉的情形:“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阵风把瀑布细小的水珠吹散的画面,让他们感受那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像“尘”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说出“如烟,如雾,如尘”就是水珠轻柔飘逸,好像烟一样,像雾一样,像尘一样。在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这句话后,我又让他们进行补充填空:“天上的月亮,有时如( ),有时如( ),有时如( )。”学生很容易就写出了:“天上的月亮,有时如(小船),有时如(眉毛),有时如(圆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加上一些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如……如……如……”说一句话,这也是“语文百花园一”中“说话”环节的一个训练点。学生自然而然地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小花园里的花,粉的如霞,黄的如金,蓝的如海。”“春天到,万物苏醒,如诗,如画,如仙。”“天空的白云如一只只绵羊,如一匹匹马,如一个白色的王国。”
在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揣摩、运用,就能达到中年段的读写目标。
(二)突破关键,仿段
段构成篇,写好段,就能写好篇。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
例如,课文《张衡》的第四自然段就是一个很好的仿段训练点。我先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地动仪,先从整体说起,介绍它的大概样子(说它像个大酒坛);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明。也就是说,课文介绍地动仪时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介绍的。然后,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东西。
又如,《卢沟桥》的第二自然段,用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了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介绍一下家乡造型美观的建筑。《翠鸟》的第一自然段也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仿段训练点。
(三)挖掘教材,以点带面,仿篇
如《捞铁牛》一课,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进河底的淤泥里,和尚怀丙主动提出打捞铁牛,再讲怀丙做了哪些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最后讲怀丙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
我引导学生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作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说话、写文章都要有次序,如果颠三倒四,别人就会听不清楚、看不明白。凡是叙述事情的文章,或者以事写人的文章,都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这种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就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发展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作文写得条理清楚、逻辑顺畅。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首先要写事情的发生,然后写发展,最后写结果,要注意事情前后的连接,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要交代清楚做某件事的原因,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还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顺利的还是曲折的。这样,文章才会有头有尾。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并不是像记流水账那样,每一笔账都记下来,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安排好详略。重点内容要具体、生动、详细地描写,次要内容只要简略几笔带过就可以了。如此类推,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了春游活动之后,指导他们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或参观游览的顺序练习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
三、读写结合,以勤为本
读写结合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按照银海区小学语文作业规范要求,三年级学生每周完成日记不能少于两篇,要求感情真挚,有感而发。只要学生们能坚持写好日记,他们一定会笔下生花。
只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课文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流于形式;二是不要把每一次的练习都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习作不仅要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写什么,才会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
s版小学语文论文篇三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在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谈谈我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
二、创造条件,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
如:《猫》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说猫老实吧――它――贪玩――尽职――”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猫老实却又说它贪玩?贪玩又尽职呢?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然后通过讨论,就会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学生的思维也更深化。
2、提供范例。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又是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像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来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便会由原来的被提问变为主动提问。
3、变课堂的“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所谓横向提问就是在课堂上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再由学生通过思考来自行解决的一种提问方法。由于提问者与回答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者地位,因此这种提问方法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消除在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能为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回答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既无拘束又较热烈的教学环境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四、提高认识、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在学生有主动提问意识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问、会问的进一步提高,善问是要问得当,问得明、问得妙。
问得当,是指当问之处才问,不要一有疑就问,每疑必问,应当经过充分的思考确实有疑问再提问。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通过查工具书、向别人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便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
问得明,是指对问题的表述要清楚、明白。清晰的表达。可以使问题更加明朗,而且还能帮助提问者自己理清思路,为问题更加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
问得妙,是指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认识水平,这些问题无法从课本或教学资料中得到答案,必须由学生经过理解、分析、推测、归纳等过程将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就需要调动提问者认知方面的所有潜能,有时还要受到自己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敢问、会问、善问、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不管用何种方法,都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思维和语言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根本目的。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