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论文(2)
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论文篇三
一、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对于语文学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将这个预习的过程放在了课前,就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深度。比如学习一篇文章,可以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生平事迹,也可以了解作者写作时的社会背景、生活状况等。再比如学习某篇新课文,老师首先会布置学生熟读文章,初步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掌握生字的写法、读音、字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记忆相关内容的效率,还能满足更多层面学生的需求。
以《岳阳楼记》的课前预习为例,学生课前可以了解一下古代的三大名楼,其中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就是其中一座。对这一背景知识的了解首先会让学生想象岳阳楼在当时是非常美丽壮观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第二,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作者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思想,能对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起到一定的提示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第三,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自主学习生字,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不能完成的内容,或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解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领会。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学习内容已经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 获取第一印象上的认识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已经形成了对学习内容的初步认识,这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对学生思维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学生会受第一印象的影响。比如,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做错了题目,在教师评讲结束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其原因就是学生受到了第一印象的干扰。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避开这样的第一印象呢?不是。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这第一印象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如果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接近我们正确的学习目标的,那么这是好的,我们就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第一印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真正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发展;如果学生的第一印象是错误的,与获知内容背道而驰,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一错误印象,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放大学生的错误思维,并沿着思维,让正确的观点或思路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之中,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不仅让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思维的敏捷度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真正突破学生的思维疑点,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三、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的这种能力能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而课前预习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比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时,遇到不理解的成语或文言字词时,就会想到查阅字典、词典、辞海等工具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因为相应的工具书中有很多解释,这样会促进学生结合他所预习的内容,对众多的解释进行筛选和分析,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量也会得到增加。再比如,学生为了加强预习效果,为了突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努力延伸自己的思维深度。
仍以《岳阳楼记》为例,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已经知道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在课堂上,再结合作者的事例,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品质,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句名言,而课堂教学的目标就会从理解这句名言转变成应用这句名言。经过长期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慢慢地学会了自主独立地解决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并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升。所以,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老师给的,而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老师导出来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有效设置并辅之以课堂上的检查和点评、课堂上的交流和督促,而不断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和效果,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目标,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真正拥有科学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猜你感兴趣的:
4.课前预习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