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标论文(2)

芷琼分享

  高中语文新课标论文篇二

  站在教师的立场看,语文教学确是一个知识传授问题,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语文学习则是一个经验重建问题。结合起来看,语文教与学的关系就包含语文知识与语文经验、知识传授与经验重建两个方面,其实教师自身也面临一个经验重建问题。教要为了学,包括师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主客间对象性实践和师生、生生间的主体间沟通性实践,要体现出物的对象性变化与人的主体性一体化。这样看来,语文教学目标就必须从“知本位”转向“人本位”,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正概括了语文教学目标的这一转向。

  一、从关注“物的世界”转向关注“事的世界”

  自然,学生语文经验的重建无法绕开语文知识这个中介。对学生而言,语文知识是一种从未知到能知的学问,一个从先验存在到经验存在的变化。语文知识作为“物”,必须纳入到“事”中,即学生的语文知识探究行动中,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做“事”凸显与他人的共在关系,创造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要求学生主动选择、勇于探索与敢于承担,体现知行统一。语文知识体系是一个“物”的世界,而语文知识教学是一个“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并非教师所预设的确定性内容,而意味着不确定性的情境遭遇,需要临场应变能力。应试语文教学,多深陷于“物”的世界,而远离了“事”的世界。

  二、从关注语文知识授受转向关注学生自我转变

  应试语文教学中,教材语文知识成为首要目标,却不是学生自由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对象。这样,语文知识仍旧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先在结论,而不是作为学生的语文经验事实得以展现的。一些教师喜欢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理解。在高三阶段安排强化训练,并在高考前猜题押宝,只考虑学生在考试中顺利提取知识得分,不考虑其灵活运用问题。其实,语文知识学习要实现从知的层次向德、智与美的层次过渡与转换,必须谋求学生的自我转变。例如学习《祝福》,并非为了记住造成祥林嫂的社会根源,而是要让学生从祥林嫂人生悲剧中觉醒,形成分析人生命运内容成因的能力;学习《孔雀东南飞》,也并不限于反对封建家长制与渴望自由爱情,而应让学生从焦刘婚姻悲剧故事中得到启迪,生成要善待他人与珍视生命的人生感悟;学习《荷塘月色》,主要不在于把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如何优美,而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对身边优美意境的审美追求。这样,语文教学就是佐藤学教授指出的,不仅是形成知识的实践,还是形成朋友的实践,与形成自我的实践。

  三、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追求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

  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相互引入、彼此交织与共同创新,教师要促成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日常语文教学应该包含课前教学设计、课中师生互动与课后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学生日常语文学习则有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与课后自我总结与之对应。课前、课中与课后分属不同的时空境域,是不可逆与不可重复的。三者合流,体现出师生从各自行动到合作行动再到自我超越的递进过程。然而,应试语文教学不过是课前教学设计的重复,既无对学生学的感受与领会,亦无对学生学的激励与支援。由于后两个时间境域中的生趣与机智缺失,出现教师厌教与学生厌学的共同倦怠心理,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高中语文新课标论文篇三

  摘要:对于新课标,我们应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既不能把它当作是无数次无足轻重的课改而无动于裹;也不能盲目崇拜追随,唯新课标是从。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的地域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新课标的大旗下迷失自己,茫然不知所往。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教师权利

  近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地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地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地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发展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国外,如日本2002年的新课程,美国2000年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的课程标准,新加坡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如“提高国际意识”、“交往,信息技术,共同操作”、“善于获取信息”、“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标新立异”等都值得我们思考。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对它的又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

  1.观念落后。

  2.师资不齐。

  3.学生水平不一。

  4.硬件落后。

  5.评价不配套,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如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盲目地进行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的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都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现实生活中,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的自主权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猜你感兴趣的: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

2.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3.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及培养论文

4.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

5.高中语文多媒体论文

296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