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职语文试题

芷琼分享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能否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积极的推进,对于提升高职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高职语文试题,欢迎阅读。

  高职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从狱中出来后,承包了一个果树园,经过长年累月的悉心管理,终于结出.累累硕果,看到这一切他忘却一身的劳累,幸福地笑了。

  B.望着湍急的河水,他惴惴不安,大声喘气,心里不停地揣摩:到底要不要下河。

  C.一阵炮火,敌人被我们炮了羊肉,可敌方指挥部却炮制出胜利的战报。

  D.虽然天气燥热,噪音繁杂,令人无比躁动,但不至于一点都不害臊地当着这

  么多人的面光着膀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的是( )

  A.推脱 借口推脱 国事 共商国是

  B.委屈 委屈求全 反应 反映情况

  C.原型 原形毕露 陈规 墨守成规

  D.度过 度过危机 驱除 祛除风寒

  3.近年来,“草根”一词屡见不鲜,该词除了最原始的“草的根”之意以外,现在最常见的主要有下列几个义项:①乡村的,农民的;②民间的、基层的,非主流、非官方的;③群众、平民、百姓;④出身、地位低微或相对低微、弱小的人、物。下列各句中表示第④个义项的一句话是( )

  A.组合竞选制,乡村里的“草根民主”。

  B.关注草根文化,寻找现代化的民间资源。

  C.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短短几年内,他就由原来的草根族变成现在的职业经理人。

  D.超级女生:热闹的草根造星运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能换成括号内的虚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2006年车市的价格战一定会打下去,业内普遍关注的是,这将是一场“消磨战”还是(或者)“歼灭战”。

  B.对于(对)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C.五四时代的白话文运动是一个革命的运动,尽管(不管)其中有部分的人是软弱妥协的,但它却是要革文言文的命。

  D.我不止(不只)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5.下列各句中划线处的熟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来没见拜贴上下别号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理数!(不伦不类)

  B.你想想,这些日子,他们把心肝五脏都掏净了,都没有找到一个缺口,这下子可有了,他们不当法宝似的抓着用吗?(绞尽脑汁)

  C.陈教授这个人其实蛮好的,虽然有时候生起气来有点凶,但我们都知道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直口快)

  D.当时的农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才坚决地走上抗日的道路,并且建.立了政治信仰。(走投无路)

  6.下列新闻标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德国中餐馆血案7人死亡震撼全国,包括老板夫妇

  B.深夜偷钓丧命,亡妻愤然上告

  C.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了

  D.温家宝访美助推中美关系发展

  7.一位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老板问他一月要多少薪水,你觉得下列四种回答较为得体的一项是( )

  A.我的一位同学在贵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上班,他的月薪是2000元,那我想在总公司月薪一定会高于2000元。

  B.我知道贵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实力雄厚,所以我的月薪肯定会很高。

  C.我知道贵公司一直有善待员工的优良传统,所以我在贵公司的月薪肯定会高于同类公司。

  D.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您可以看到我的工作能力。到那个时候您自然就知道给我多少钱了。

  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9.下面这些唐诗,意境与其他三句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月堤。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下列楹联名句与风景名胜不符合的一组是( )

  A.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奉化行行亭

  B.麝鹿竟游姑苏,倾国倾城,隐然作卧薪尝胆奥援,咄咄吴其为沼;

  湖船晚逐范蠡,功人功狗,空付与盲女村翁乱说,嗟嗟汉实寡恩。——诸

  暨西施故里

  C.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嘉兴烟雨楼

  D.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杭州龙井

  11.对下列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12.填空(8分)

  (1).仔细阅读图片及相关文字,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理念,概括奥运会火炬所体现的最突出的两个特点:(4分)

  (2).阅读下面的新闻,补全其标题,使之对称,并分析这样拟写标题的妙处。(4分)

  某报第一版刊有一则赞扬某某饮食店服务态度好,待客如亲的新闻。起先,引题为“热

  情待客,送茶递巾,帮助点菜,遐迩闻名”,主题是“某某饮食店宾至如归”,副题是“十个月收到外地顾客来函和留条表扬近万件。”这样的标题也已不错了,但仔细推敲,总有“一览无余”之弊。后来,标题改为“客从远方来,进店如到家”“客从他乡来,春风扑面来”等,好虽好,但还是有些不足。几经变化,标题改定为“春风熏得游人醉, ”,副题标为“某某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这则标题受到读者高度的好评。标题:春风熏得游人醉, 。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 。

  高职语文试题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一17题(15分)

  ①公民权利意识迅速觉醒,权力对权利的任何侵犯都可能遭到顽强抵抗,是当下中国的最大进步。但另一方面,从政者的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不习惯公共舆论,不习惯压力生存,仍然是诸多从政者共有的心态。

  ②这当然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其实,公共舆论不只是公民权利的哨兵,不只捍卫公众的正当权益,对于从政者在利益上也可以带来增量。公共舆论往往导致多赢结局,从政者也可以是多赢中的一方。

  ③为什么这样说呢?

  ④最大的利益是安全,对普通人如此,对从政者尤其如此。不断曝光的贪腐大案,则反复提示从政风险值得关注。空气不好,人的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如果空气不好的同时,环境又很封闭,空气难以流动,身体出问题的几率就更大。而如果一方面身体极容易出问题,另一方面又没有严格的体检,不知不觉中已陷于不救,这就几乎是必然了。

  ⑤媒体的功能是什么?媒体的功能可做多种分解,但就媒体与从政者的关系来说,媒体的主要功能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打开天窗,把原本封闭的环境尽可能变得透明,让外面的徐徐清风可以吹进来,改善空气质量;再就是给从政者做严格的体检,谁要有一点点病变,都可以及时发现,然后进行集体会诊。

  ⑥这里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不言而喻了。癌症患者的病灶发现越早,治愈希望越大。

  媒体监督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个作用,就是不让病灶拖到晚期,让病灶在扩散之前就被消灭。

  说到底一句话,就是尽可能保障从政者的安全。

  ⑦时时处处都有无数眼睛盯着,悄悄吐口痰都可能成为大新闻,这确实是不自由,不自在,让人不舒服。但这对从政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从政毕竟不同于别的行业,掌握了巨大权力的人,所处的决不是平常的环境,甚至可

  农村人口多三倍。

  中国70%的玉米和大豆以及大约一半的白薯用于饲养家畜。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5公斤到7公斤谷物。自1990年以来,中国饲料行业年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8%。

  在需求增长的同时,最近采取的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又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中国乙醇生产者增加用谷物提炼的乙醇产量,消耗大量的玉米。认识到这对饲料行业的威胁,中国停止批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转而鼓励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鉴于农民改种价格高的经济作物,粮食供求关系失去平衡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取消对进口大豆的限制,几年内,中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的目标是在诸如大米和小麦等粮食方面保持自给自足,同时会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中国很快就会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以弥补国内供应的缺口。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预计,日益增加的农业收入和农村教育投资将提高对有机肥料和先进灌溉系统的需要。政府还可能会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随着13亿中国消费者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和国内食品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能否成功地解决其农业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不仅是中国的食品价格而且是全球市场的食品价格——是否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

  18.中国的食品需求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传统饮食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

  B、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到2000万,导致消费的肉类大增。

  C、饲料行业年产量不断增长,导致对农作物的需求大增。

  D、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

  19.“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对其措施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停止批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转而鼓励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B、继续对进口大豆进行限制,使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C、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使中国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

  D、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20.根据文意,概括说明哪些结构性问题是引起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21.为什么说“中国是决定世界食品价格的关键”?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8分)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

  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想象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藉。

  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

  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石板也全都湿渡流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江南的雨。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22.第⑽段“铁血内涵”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3.文中描写雨水的主要作用是(4分)

  (l) (2)

  24.第⑾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A.作品以“石板”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显得衔接自然,脉络清晰。

  B.第⑴段总写河下镇古色古香的风貌,由面及点,引入对石板的描述。

  C.第⑴段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以青灰色的镇子来衬托石板的古老。

  D.第⑼段提到皇帝的辇乘曾经过古镇,揭示了石板给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原因。 E.第⑾段的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笔触从历史转向现实。

  F.本文将叙述、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舒缓流畅、娓娓道来,读来清新自然。

  26.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概括“从前”在文中的主要内容。(6分)

  (l) (2) (3)

  (四)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8—32题(每题3分,共15分)

  王畅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初举孝廉,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

  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以严明.

  (1)为称。坐事免官。是时,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太尉陈.

  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复为尚书。

  寻拜南阳太守。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多不称职。畅深疾之,下车奋厉..

  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会赦,事得散。畅追恨之,更为设法,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入财物;若其隐伏,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灶,豪.

  右大震。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以矫其敝。同郡刘表时年十七,从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2)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3),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畅曰:“昔公仪休在鲁,拔园葵,去织妇;孙叔敖相楚,其子被裘刈.

  薪。夫以约失之鲜矣。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

  烈。”

  [注](1)庸:功劳(2)不希:不仰慕(3)末操:无关紧要的操守

  2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事免官 坐:犯法 .

  B. 出为齐相 出:京官外调 .

  C. 孙叔敖相楚 相:相信 .

  D. 畅深疾之, 疾:通“嫉”,嫉妒 .

  2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清实为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以约失之鲜矣 时操军兼以饥疫,....

  死者大半

  C.畅深疾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若其隐伏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29.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畅“以严明为称”的一组是( )

  ①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

  ②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

  ③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人财物。

  ④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

  ⑤奢不僭上,俭不逼下。 ⑥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灶。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0.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畅少年时清正纯朴,被人称道,从不与人拉帮结派,被推荐为孝廉,以有病为由,推辞没有接受。

  B. 王畅不论在什么地方做官,都以严明著称。做南阳太守时,奋力扬威,打击了豪右的势力,使他们大为震惊。

  C. 王畅因为得罪了皇亲国戚,被免去尚书令的官职,后来由于太尉陈蕃的极力推荐,才又提任了此职。

  D. 王畅反对奢靡,崇尚节俭,并用自己的俭朴行为来矫正郡人奢侈豪华的弊端,甚至面对他人的规劝,自己仍坚持其操守

  31.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太尉陈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复为尚书。

  高职语文试题三、写作(60分)

  2007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丽 湖南张海迪

  女,45岁,衡阳人,1岁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后义务深入省内外100多个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4年多时间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被人们誉为“感恩天使”、“湖南的张海迪”、“中国的海伦?凯勒”。


猜你感兴趣的:

1.年枣庄滕州中考录取分数线

2.北京中考高中录取分数线

3.淮安市中考高中录取分数线

4.江苏省南京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5.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88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