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朝燕分享

  对于已经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在日常中要如何去2018年的高考做好准备呢?特别是语文这科要如何针对性做练习呢?接下来就不妨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我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弋”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二期)

  1.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D.“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2.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4.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8分)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①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桓昔多贼杀其郡冠盖②,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桓,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

  (《三国志•魏书十一》)

  [注]①祖:设宴送别。   ②冠盖:官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朝廷高其义 高:赞赏,认为……高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奔向。

  C.购求获畴 购:购买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6.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的一组是(3分)( )

  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 ⑥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

  完成了使命。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以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

  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刘虞报

  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桓,田畴主动出谋划策,

  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3分)

  (2)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

  (3)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3分)

  第Ⅱ卷

  三.古诗词鉴赏(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不见青海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⑵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⑷今也制民之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下一页更多有关“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的内容

24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