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综合试卷

朝燕分享

  对于语文的学习,能否通过一份良好的语文试卷准确的检验出你的语文学习成绩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语文S版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综合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S版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综合试卷

  择题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能/与其/奇者

  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下列句中划线的“为”字与其他句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D.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

  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shuó)郦道元(lì)僦赁(lìn)

  B.绝巘(yǎn)亦未寝(qǐn)雷霆(tíng)

  C.涧肃(jiàn)夕日欲颓(tuí)一舸(gě)

  D.素湍(tuān)藻荇(xìng)罗绮(qǐ)

  现代文阅读

  (一)母亲的眼泪(10分)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丝黑色。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张钱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母亲出席,在街上和别的同学一起走时看见她正在打扫街道,我也装成了一般熟人一样点点头就和她擦身而过,甚至偷偷地溜走。有时候她满头大汗推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便躲起来,一些不相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每当这时候,我就很痛苦。虽然我爱我的母亲,也知道她是为我做着这一切,但我怕别人因此而瞧不起我。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巢、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吵得我十分恼火,还不时从空中掉下粪便来。我忍不住找根长杆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顾一切地阻止我,她向来对我百依百顺,现在却那么固执地要保护这个燕巢,我十分气愤,对它更加怀恨在心,那几只黑不溜秋的燕子也显得格外讨厌。

  此时,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了,然而她虽说做了二十几年的清洁工,却一直没有转正,只是个临时工,年龄一到,单位便会不再要她上班,并且没有半分退休金,而我正在读初中,如果想“出人头地”,必定还要上很多年学,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难。对此,我除了担忧外,也只有违心地劝慰母亲,说没有事的,我不上高中不考大学了,我去念中专,一毕业便可以工作了。母亲闻言很是内疚,因为,我在学校是尖子,常常考第一。她能为我做的便是包揽一切家务,什么活都不让我插手,其实她也知道我有多想上大学。

  自从我主动提出上中专以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么谁谁扫地时拾到一个钱包,谁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子为小燕子喂食,每当这时,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于是我又一次坚定了将燕巢毁掉的想法。

  有一天放学很早,我估计母亲还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巢捅了下来。三只羽毛尚未丰满的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将它们扔出了墙外。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巢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了么?为什么要将燕巢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子看也不看,倾诉着什么似的叫着,最后嗓子嘶哑了,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走了。

  望着两只燕子远去的身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一瞬间,她苍老了许多。“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一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死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癌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主人也会赶我走。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

  我终于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

  【小题1】、“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读全文,概述母亲这次流泪的原因。

  【小题2】、以“母亲的眼泪”为线索,文章写了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请简要表述。文中老燕子小燕子的遭遇,同母亲和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题3】、文章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如写“我”对母亲作为清洁工人的敏感,“我”对母亲的怜惜、愧疚和怀念等。请选择下面两种情景中的一种,揣摩人物心理。(40字以内)

  ⑴“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母亲看着燕巢时会想些什么呢?

  ⑵“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我想起母亲的眼泪时会想些什么呢?

  选 人物心理

  ⑴

  ⑵

  【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题5】、结尾写“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文中“我”从母亲的眼泪里读懂了什么呢?“我”的成长经历,对家境贫困的孩子会有所启发,对生活优裕的孩子也会有所触动,读完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荷花之迷(10分)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辜苍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小题1】.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3分)

  【小题2】.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3】.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2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2分)( )

  A.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粒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

下一页更多有关“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综合试卷”的内容

237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