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初三上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检测试题及答案(2)

朝燕分享

  5.理解型默写

  (1)文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二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6.内容理解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3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个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歧视,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雎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雎复述安陵君的答辩,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释】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其父喜从之    从:________________

  (2)具币谢遣楚士   遣: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子“晨起治状”,为何“久之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照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要求语意连贯。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上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检测试题答案

  课内精读

  1.(1)辱没,辜负 (2)交换 (3)违背,不顺从 (4)道歉

  (5)听从,接受 (6)轻视,看不起 (7)曾经 (8)屈服

  2.(1)动词,派遣 (2)动词,光着脚 副词,只,仅仅 (3)介词,凭借 连词,因为 (4)连词,表转折,但是 (5)代词,代安陵国土 代词,代唐雎

  3.(1)给予 (2)即使这样,然而…… (3)即使 (4)道歉

  4.(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5)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6)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5.(1)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2)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

  6.(1)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2)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列举了三个布衣之怒的例子来反驳秦王,表示要效法;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意近即可)

  (3)通过语言(或: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D 解析:唐雎没有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

  延伸阅读

  1.(1)听从,依从。 (2)送,送走。

  2.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3.因为他并没有掌握识字治状的本领,又未直言相告。

  4.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是什么也学不到的。

  [参考译文]

  汝州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几代人都不识字。有一年,聘请一个楚国的老师教自己的儿子。这个老师于是就开始教财主的小儿子拿笔描红。写了一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一’。”写了两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二’。”写了三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三’。”财主家的儿子于是就感到很高兴(觉得写字很简单),扔下笔,告诉他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不用劳烦先生,再多花学费了。可以辞退先生了!” 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这个财主就去催促他。于是他儿子就抱怨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为什么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 ”

  课改前沿

  1.示例: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2.示例一: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示例二: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反驳要有针对性)
看了初三上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检测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题

3.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4.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9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