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朝燕分享

  在考试之前,认真对待好每一个试卷的复习,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份好的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下便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选择题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kě)给予(jí)悄然(qiǎo)熠熠闪光(yì)

  B.灰烬(jìn)憎恨(zēng)模样(mó)铩羽而归(shā)

  C.给以(gěi)譬如(pì)巷道(hàng)衣锦还乡(yī)

  D.静谧(mì)脊骨(jí)偌大(ruò)情不自禁(jīn)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B.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汉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静静的顿河》。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虽有槁暴

  D.孰能无惑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上食埃土

  B.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非能水也/用心一也

  D.而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

  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B.蚓无爪牙之利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圣人之所以为圣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位卑则足羞/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

  C.顺风而呼/则群聚而笑之

  D.輮使之然也/士大夫之族

  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汗水,还有泪。

  B.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和色彩、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C.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D.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B.阿盟在对叙利亚的态度上分为两派,突尼斯和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坚持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伊拉克和黎巴嫩则坚决反对推翻阿萨德政权。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恪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云计算将会对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微软公司表示,“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技能”。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B.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C.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不值得。

  D.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视而不见无意义的人生,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是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 无余。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 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 。

  D.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 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的享受读书之乐。

  A.展示 浸 工夫 不管

  B.揭示 浸 功夫 尽管

  C.揭示 泡 工夫 不管

  D.展示 泡 功夫 尽管

  下列各组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脉搏文身势不两立金碧辉煌

  B.闪烁怪癖橘子州痴心枉想

  C.抹煞横副什刹海不屈不饶

  D.笔杆抉择岁月绸汗流夹背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泥土的声音

  樵 夫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2005年第1期《中华散文》)

  【小题1】第4段中作者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结合全文看,他的心为什么会“狂躁不安”?“此时” 为什么会“完全安顿下来”?(6分)

  【小题2】简要分析第6段中加下划线的语句。(4分)

  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

  【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的作用。(4分)

  【小题4】文章标题叫“泥土的声音”,以听到泥土的声音起笔、收笔,文中又多次提及,仿佛使人听到了泥土深切的呼唤。那么,怎样理解“泥土的声音”呢?(6分)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 B.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接受 D.以示天下之私私:偏爱

  【小题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3分)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小题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

  【小题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不要超过15个字。(5分)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仿写。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__________ _;________ _ _, ______ _ __;________ _,你却给了我银白的世界。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2】 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3】 ___________,莫待无花空折枝。

  【小题4】 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小题5】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 。

  【小题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可怪也欤!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看了"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的人还看:

1.2016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高一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3.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

4.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180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