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2014年泰州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朝燕分享

  在初二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语文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2014年泰州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4年泰州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同学们,暑假快到了,老师向你们推荐一处旅游胜地——酒泉,在这里既可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又可欣赏无边无yín戈壁的海市shèn楼的奇观;这里既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dàng yàng的绿洲平原。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你是看好美洲队?还是看好欧洲队?

  D.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题4分)

  ①       ,可以攻玉。

  ②耳闻不如目见,       。

  ③       ,草色入帘青。

  ④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  ”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    ”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5.名著阅读。(6分)

  (1) 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

  通常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右图显示

  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

  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3分)

  (2) 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

  C.《水浒传》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它高度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水浒传》最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

  D. 宋江的“忠义”思想在梁山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原有较高社会地位不得已而暂时栖身水泊的头领和出身低贱的英雄都有只恨贪官而想“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今年4月20—26日是我省第32个爱鸟周,济川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系列活动。

  【主办校报】(1)小明主持办一期以“爱鸟”为主题的校报,他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一则新闻:

  今年4月20日至26日是我省第32个爱鸟周。4月20日上午,以“保护野生鸟类、建设美丽盐城湿地”为主题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举行,来自亭湖的“爱鸟小卫士”、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爱鸟人士参加了别开生面的丹顶鹤放飞、主题签名和生态观鸟等活动,从而提高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2分)

  (2) 小明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两幅图片作为校报的插图,请根据图片内容及文字说明,完成下列填空。(3分)

  图a 图b

  图a:——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图a 的课文标题名称:

  图b:我国古代即有以喜鹊比喻喜庆,以梅花谐音“眉”字的习俗,所以,至今,我们还经常在书画、织锦、陶瓷、雕刻、剪纸中看到喜鹊站立梅花枝梢的谐音画。这种图画也是一个成语,它描述出人逢喜事神采飞扬的样子。请写出这个成语:

  (2分)

  【专家讲座】学校在爱鸟周活动中,要邀请专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下面是你与泰州大学林教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补全。(3分)

  你:林教授,您好,下周是我校的“爱鸟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林: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 。

  林: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 阅读王勃的《山中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②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此诗为王勃客居巴蜀时所作。②高风:秋风。

  7.(1)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分)

  A.恬淡超脱 B.壮志难酬 C.忧国忧民 D.旅思乡愁

  (3) 请对“山山黄叶飞”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二)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8~11题。(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日煮粥一釜( ) ②既而悉败矣( )

  ③大人闻汝清苦( ) ④遗以食物(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之

  A.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B.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D.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

  译文: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译文:

  11.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三) 阅读《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完成第12~14题。(10分)

  ①苍蝇的寿命比大象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假如苍蝇对时间有感觉,它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那么短暂吗?

  ②地球上的生物,对时间的感知是由神经传导的快慢决定的,也可以说每个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最新的研究显示,体积愈小的动物,新陈代谢率愈快,时间过得愈慢。这意味着小动物比大动物更能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到动态行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慢动作回放。譬如昆虫和小鸟,它们在1秒钟所看到的信息,要比诸如大象等大动物看到的更多。

  ③研究人员利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技术,来测量不同动物的眼睛处理闪光的速度。这项技术简称为CFF,它提供了一种感知时间的方法。【甲】它由快速闪耀的闪光点组成,看起来像一个连续光源。被测试个体如果能识别出个别的闪光,那么时间对它而言流动就较慢。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躯体的大小与眼睛对视觉信息反应的速度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体积愈小的动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动作”。【乙】对人类来说,平均的CFF是60赫兹(即每秒60次),这是通常设置的电视图像的刷新率。狗眼睛的刷新率是80赫兹,对狗来说,电视图像看起来像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幻灯片。【丙】苍蝇的CFF是250赫兹,这就是说苍蝇眼睛对刺激动作的反应,比人类的眼睛快4倍以上,所以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人类看来迅速落下的一卷报纸,在苍蝇的眼中就像是慢动作。

  ④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对大象来说,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对苍蝇而言,一天的时间过得很慢。苍蝇对人类来说是很短命,但是从苍蝇的角度来说,它们可能活了很长。

  12. 下列不符合文意或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不同的地球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B. 小动物的视野比大动物宽,看到的信息更多。

  C. CFF技术可以测量动物眼睛刷新图像的速度。

  D. 苍蝇对生命长短的感觉可能和大象是一样的。

  E. 第④段中“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一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 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哪处最合适?(2分)

  有最快速的CFF的动物,会拥有生物学优势,因为这意味着面对威胁或者机会时,它们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这句话放在 处最合适。

  14. 文章标题中“可能”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四) 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⑥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15.文章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开头,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人们失去定力的原因和培养定力的途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指出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孙春龙的《救助》,完成18~21题。(20分)

  ①前些日子,我在长沙出差,有一次步行穿过侯家塘立交桥。

  ②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我低头刷着微博,无心留意这个城市的繁华。但当我路过那个坐在地上的老人时,她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扭头看了一眼。我瞥见在老人的怀里躺着一个瘦小的孩子,我看到了她那一双清澈而又机灵的小眼睛。孩子的旁边撑着一把伞,勉强为两人遮挡一丝寒风。

  ③看着那把被寒风吹得摇摆不定的雨伞,我下意识地拉上了棉衣的拉链,像很多路人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

  ④走出去10余米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来,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我心想,那会不会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在原地犹豫了几秒,我决定转身去看看。

  ⑤我抱着一丝怀疑折返。

  ⑥那位老人看出了我的迟疑,于是拿出了一张残疾证。她说,残疾证是她丈夫的,她的儿子离了婚外出打工,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就带着3岁多的孙女外出乞讨。残疾证或许是假的,我想,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老人又拿出了一张证明,是村委会写的,很简单,只写了她是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写她的家庭状况。

  ⑦我看到残疾证上有村委会的电话,我想我可以打电话核实。正当我准备掏电话时,一阵寒风将雨伞吹开,孩子的奶奶爬着把雨伞拉回来,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

  ⑧或许老人感觉到,我并不是来施舍她的,便告诉我,她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在那里面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孩子在里面还生了病,打了4天吊针。在老人的面前,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好心人不要给救助站打电话,我们不去。

  ⑨我掏出兜里仅有的3张20元纸币,塞到老人的手里。没想到,老人竟然失声痛哭,她苍老的脸颊上挂满了泪水。或许她能感受到,我不是在施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执意只留下一张钞票,将另外两张塞回我手里,她说:“好兄弟,我听你口音也是我们那一方的人,你出门不容易,不能让你断了盘缠。”

  ⑩那一句话,让我突然湿了眼眶。

  ⑪钱被我们推来推去,很多路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我把钱塞到小女孩的手里,看着她从奶奶的怀里掏出钱包,拉开拉链,把钱抚平了一张一张地装进钱包里,然后再拉上拉链,把钱包塞回奶奶的怀里。之后,她对着我很羞涩地笑了笑。

  ⑫钱包里除了一张10元纸币,剩下的全是1元的零钞。

  ⑬老人说,这孩子很机灵。他们去过救助站,但在那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出来乞讨,最起码能吃个饱饭,或许还能攒点钱,以后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⑭有饭吃,有学上,这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奢望。

  ⑮就在我和老人交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买来一袋糖果,放到了小女孩的怀里;我看到有人驻足,掏出身上的零钱放到老人面前的碗里。我看到旁人的眼光里,不再是冷漠或嫌弃,而是悲悯与和蔼。

  ⑯离开长沙之前,我再一次前往侯家塘,不过并没有找到那个乞讨的老人和那个机灵的孩子。或许我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残存的悲悯是否已经开始苏醒。

  18.文中的“我”见到乞讨的祖孙俩后,内心情感发生变化。阅读全文,请用精练的词语概括。(4分)

  → → 感动 →

  19.对于一面之识的祖孙俩,第⑦段写道:“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出表明“我”确是“多心”的依据。(4分)

  2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1) 本文前后三次写到“寒风”,请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2) 本文中的祖孙俩需要救助,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你会发现生活在旧社会的孔乙己的命运更悲惨,更需要救助,如果让你去救助孔乙己,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救助他?(3分)

  21.有人认为末段画线句应该改为“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悲悯已经开始苏醒”,理由是这样写紧扣文章内容,文意更直白。请对此作出评析。(6分)

  三、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在对他人心存感激的同时,是否也想到了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怀揣梦想,感谢自己勤奋努力,感谢自己让自己健康快乐,感谢自己对自己不离不弃……感谢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正视和尊重。感谢曾经的自己成就了现在的你,更要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请以“感谢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 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3) 书写工整规范,(4分)

  2014年泰州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垠 蜃 荡漾 (4分) 2.C (2分) 3.C(2分)

  4.(每空1分)①-④ 略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1)花荣(1分) 箭法高超 武艺出众 英勇无畏 义薄云天 淡泊名利 谦虚谨慎 处事冷静(2分)

  (2D (3分)

  6.【主办校报】(1)4月20日上午,爱鸟周宣传活动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举行。(2分)

  (2)a:《海燕》 (1分) b:喜上眉梢 (2分)

  【专家讲座】示例:谢谢您!那么下周五下午您有空吗?如果有空,我们就在学校的报告厅等候您,可以吗?(感谢语气1分,时间、地点各1分,共3分)

  7.(1) C (2分) (2)D(2分)

  (3)示例:“山山”运用叠词,表明每座山峰、每条沟壑都是如此,既强调了深秋的萧瑟景象,又景中含情,传神地把绵绵不绝的羁旅乡愁烘托出来。(也可抓住“黄叶”赏析,2分)

  8.(1)(4分)①天天、每天 ②都、全 ③听说 ④赠送、给予 (2)A

  9.盖/ 食 粥 安 /已 久(2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2分)

  (2) 略(2分)

  11.范仲淹不要馈赠是因为他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分)

  12.B、 E (4分) 13. 丙 (2分)

  14.示例:“可能”一词表示一种推测,(1分)因为苍蝇是不是感觉自己活了很久是作者根据研究人员的实验进行的分析,不是苍蝇自己的表述,(2分)“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所以“可能”一词不能删去。(共4分)

  15.引出“阅读定力”这一论题;以鲜活的素材开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反面论据,证明“阅读是一种定力”的论点。(4分,答出一个2分,两个3分,三个4分)

  16. 原因: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 途径:阅读。(各1分,共2分)

  17.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摆事实)、引用论证法(道理论证法)(2分)

  作用:证明阅读是一种定力(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

  18. A.冷漠(漠然) B.怀疑(迟疑) C.悲悯(4分,答出一个2分,两个3分,三个4分,意思符合即可)

  19.看到“我”的迟疑,老人拿出残疾证和村委会证明;寒风中孩子奶奶爬着拉回雨伞并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老人不去救助站的所有理由都是出于为孙女考虑;对于“我”倾囊而出的钱,老人执意只收一张,且考虑“我”出门在外的不易。(4分,各1分)

  20.(1)本文三写“寒风”,渲染天气的寒冷,(1分)突出祖孙俩的艰难处境,(1分)为下文写“我”及人们给予她们的温暖救助作了铺垫。(1分)(共3分,意思符合即可)

  (2)第一,物质上的帮助,解决其温饱问题;(1分)第二,更重要的是精神(思想)层面上的救助,帮助其摆脱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毒害,学会生活,自食其力。(2分)(共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这样改是不恰当的。(1分)从内容上,文章主体写“我”和祖孙俩,但也写了悲悯之心被唤醒的行人,这样的结尾能很好呼应前面的内容;(1分)从立意上看,像“我”一样救助祖孙俩的善举应是全社会所有人应有的,这样结尾目的在于唤醒我们所有人的悲悯之心;(2分)从语言艺术上看,“是否”二字语意含蓄,耐人寻味,就像一面镜子,能让读者在问题面前反省自我,反思社会,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2分)(观点1分,理由5分,意思符合即可,共6分)
看了"2014年泰州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2016年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及答案

2.2015年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3.2015年初二上册语期中文质检试题及答案

4.2016年湘潭市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58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