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五年级方法>五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

嘉馨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平时我们用那些方法读书?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读书的方法。(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思、划:

  (1)什么叫“精读”?那些文章用精读的方法读?什么叫“略读”?略读的方法?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3、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4 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引导: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引导:

  (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4)齐读

  三、略读课文,合作交流

  1 浏览课文

  2 师出示准备好的课外阅读范文,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略读。

  3.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4. 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 听读,评议。

  四、板书:

  12.精读与略读

  精读

  和 结合起来

  略读 读书效果最佳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文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语文课,题目是《精读与略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也很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自学课文:(1)什么是精读,精读有什么好处?(2)什么是略读,略读有什么好处?怎样进行略读?(3)结合实际,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学生开始了自学。我开始观察班级中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和平时不举手的同学的自学情况。我发现,他们也找到了相关的答案,只是没有划完整。接着,我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每人回答一个问题。我同样观察了他们,李峰等也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接下来是全班交流。就这样,在发言与补充发言中,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提出了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阅读的方法。

猜你感兴趣: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

2.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精读与略读

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精读与略读

4.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打电话

5.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同步指导

6.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

    275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