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建议

芷琼分享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教学建议: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

  1.正确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探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某一物理知识,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把注意力仅放在知识目标上,而忽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特别注意的。

  本标准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总体要求,又在“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分别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应把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2.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首先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考虑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在科学内容的学习上应达到什么目标,在能力培养上应突出哪些方面,应注意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渗透等。另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及实验条件等预设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并且清楚探究活动中的难点、重点与兴奋点等。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预设哪些地方可能出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等。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既要整体考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分别考虑每次探究活动的侧重点。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在每次探究活动中各个要素都面面俱到。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侧重某些探究要素,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所有要素对应的探究能力都得到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科学探究任务,而且能使所侧重的探究过程更加深入、具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情况等设计一些课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进行探究。这些自主设计的课题为实现本标准中所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提供了更多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课题进行探究,这样使探究环境更加开放,时间也比较机动,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3.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或进行小实验等,设计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避免包办代替、简单否定等。例如,当学生所提的问题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指出其合理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有继续参与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其实,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出现问题(如探究方案不够科学严谨,操作过程有误,或收集数据存在问题等)是正常现象,对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尽可能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作为案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引导其进行科学探究。

  要正确理解科学探究,在探究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探究的结果,而且要注重探究的过程,落实本标准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本标准中,有“通过实验……”“经历……”等行为动词,这表明探究过程既是学习过程,也是课程目标的要求。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

  在科学探究课结束前,教师应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如分析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哪些操作是错误的,并且说明为什么。在这样的反馈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行为便有了反思,他们便知道如何修正错误,做得更好。这将提高科学探究课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建议: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开发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

  在物理课程中,实验和科学探究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实验教学的角度看,物理实验通常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跟科学探究一样,实验教学也具有多维的课程目标,除了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以外,物理实验还应在发展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尊重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的相互配合中发扬合作精神,在认真收集、处理实验信息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本标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_这些实验是必须做的,是本标准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为提高教学教果,教师还应尽量创造条件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物理实验。本标准所要求的物理实验,可根据实验内容、教学目标、实验条件等,设计成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设一些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尽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让学生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发给学生的文字资料应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避免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各种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入数据,这种菜单式的实验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实验课程资源。教师可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也可用效果更明显、实验误差更小的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还可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同时,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等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建议: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1.依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更加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因此,“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更能得到关注,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则容易被忽视。要做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设计,不仅应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具体内容、意义、适用条件等,而且还应重视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仅应学到物理知识,而且应学到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

  为了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就需要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释信息的过程,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都列入教学设计的范畴.显然,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教师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并使学生尽量有合作、交流、调查、质疑、辩论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融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应注意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引导学生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设计中,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

  2.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要使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要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要做到这点,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时,教学内容应尽量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规律,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从实践中联系理论的意识。在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之后,应及时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强化理论的应用意识。

  要善于利用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概念要分清楚,对象要弄明白,思维要有逻辑,步骤要有条理,说话要有证据。

  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例如,让学生把“假设-检验”的科学探究思路用于探索身边的未知事物,把物理课中“尊重实验数据”拓展为生产、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用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和精神对待周围的事物。

  解答习题是学生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对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但是,不要把解答习题视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同时,在设计和安排学生的习题时,应注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猜你感兴趣的:

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2.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以及教学建议

3.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总结

4.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5.初二物理教学心得4篇

    32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