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四年级方法>四年级语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趵突泉教学设计(2)

嘉馨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趵突泉》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从整体把握段落入手,以文化渗透为基点,以品味语言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纽带,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训练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味描写大泉和小泉的关键词句,学习作家老舍生动传神的表现手法。

  3、领略趵突泉三千五百年来喷涌不息的生命力量,感受泉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描写大泉和小泉的关键词句,学习作家老舍生动传神的表现手法

  教学策略:品味语言、整合资源、渗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抓篇章结构,切入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作家老舍,了解了他笔下的趵突泉,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品味一下作家老舍语言的优美传神,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趵突泉》【板书】,现在就请你们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趵突泉的什么和什么呢?

  仅仅写了泉水吗?泉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些泉眼一样吗,不仅有——不断翻滚的大泉眼,还有随着水流摇曳的小泉眼!※

  真不错,你和作者一样思路清晰,作者先描写了大泉,接下来又描写了小泉,【板书:大泉小泉】老舍先生就是用这样简单的布局方式向我们展现了趵突泉的不简单!

  二、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

  1、资源整合,品味大泉

  我们先来走进大泉,同学们都去读一读描写大泉的段落!※

  在你读的过程中,有哪一个字眼儿一下子就映入了你的眼帘!或者说哪一个字眼儿一下子就吸引了你!【课件】

  可以再看大屏幕回顾一下!没关系,不要担心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是吸引你的字眼儿,就是最珍贵的!有没有那个词一下子就跳进你的脑海!

  学生回答及教师点拨预设:

  翻滚这个词一下子吸引了我,我特别想想听听你的理由!因为它让我觉得大泉很活泼

  你对文字的感觉很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大泉的特点,老师把这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我从煮沸这个词语感觉到大泉冒出来的谁白花花的,一定很美

  你从词语中产生了联想,这是品味语言的好方法!煮沸了是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是冒字,写出了大泉动态的美!

  我们就来看这个冒字:【课件】

  冒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我觉得冒就是往上涌——涌没有冒的力量大

  我觉得冒就是往上翻——翻没有冒的形态美

  我觉得冒就是往上蹿——蹿显得有点生硬

  一个冒字把大泉写活了,没有一个字比冒字更准确,同学们都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冒字的传神!

  冒字再好,用一次就足够了,为什么用了三次呢?冒字后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说明趵突泉一次比一次冒的高!

  你这个想法很特别,有没有反驳他的观点的

  三个泉眼,所以用了三个冒!

  我觉得说明冒的时间长,一直在冒!

  老舍先生在冒字的上文和下文还安排了一些词句来表现冒的时间长!找一找!

  没昼没夜这个词写出了大泉总是在冒。

  没昼没夜就是没有——没有——,大泉都在翻滚,你理解的很准确。你能把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吗?

  作者连用了两个永远,说明趵突泉冒的时间长!

  老舍先生真是奇怪呀,冒字用了三次,永远用了两次,他要表现什么呢?

  是啊,作者用了翻滚、煮沸、没昼没夜等词语来表现大泉的生命力,但是他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他再次用了两个永远,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没昼没夜说明冒的时间长,晚上也不休息!你读一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永远说明冒的时间长!

  不断!冬天来,他也在冒!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冒,真不错!

  把你品位语言后的感受读出来,把你品位语言的感受带进你的朗读中

  是啊,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谁能接着我的话说下去!注意,我前边还加了修饰词呢!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还有吗,想一想没昼没夜这个词语,对了——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他没昼没夜的冒啊,应该怎么读!

  他永远在冒啊,应该怎么读!对,就读出你的感受!

  【指名多次朗读】【课件音乐】

  你觉得趵突泉这样冒了多长时间呢,你肯定想像不到!

  老师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趵突泉是有历史的,它带着中华的文明一路走来:

  100多年前,清朝一个叫刘鹗的文人写了一部名为《老残游记》的小说,《老残游记》这样描绘趵突泉:谁能接着我读!“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

  有哪些文字和课文是相对应的!

  课文中说——这句话中说——对了,就像我们这样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有时候凭着一种感觉我们就能读懂它,虽然是古文,同学们还是理解了,真不错!

  接着看——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第一次出现趵突泉的名字:“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

  这就是趵突泉名字的由来!

  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写的著名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写到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水经注》中提到了趵突泉的另一个特点,老舍先生没有写到,是什么?

  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甲骨文上就记载过趵突泉,当时人们称趵突泉为泺。也就是说,这趵突泉至少这样冒了将近3500年那。

  请看大屏幕:趵突泉就这样冒出来力量,冒出了历史,冒出了文明,冒出了文化!让你想到了哪个词,大胆的说出来!感受了趵突泉的历史,亲眼看到了趵突泉,我们更加佩服老舍先生语言的传神了!一起读——你再来读

  2、对比揣摩,品味小泉

  大泉在不断的翻滚,小泉呢也是这样吗?还是到文字中去感受一下吧!同学们都去读读描写小泉的文字!

  你发现大泉和小泉的不同了吗?

  学生回答和教师点拨预设:

  大泉在不断的翻滚,小泉只是不断的冒泡

  ……

  我发现大泉很活泼,小泉很安静!

  如果说,大泉是热烈的,小泉就是——温柔的

  大泉是沸腾的,小泉就是——安静的 【板书】

  同学们,老舍先生喜欢大泉的翻腾,也喜欢小泉的温柔,所以他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泉,他在原文中其实是这样写的,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改编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

  (屏幕出示: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你觉得原文写的好,还是课文写的好,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说一说!

  学生回答和教师点拨预设:

  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原文比课文多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不同,发现了不同,你就发现了语言的味道!

  我觉得原文写的好,因为原文用了一个比喻句,像大鱼吐水,课文给去掉了。

  你读的真仔细!有了这样一个比喻句,就让你想到了什么?真好,这样的文字让你觉得这样的情景就在眼前那!

  我觉得原文写的好,因为课文只写了像珍珠摇曳,原文中写到了走到中途又歪下去,写出了气泡的动作,特别形象!具体写出了是怎么摇曳的,比课文中的具体!

  我觉得原文写的好!池边还有小泉呢!表现了老舍先生对小泉的喜爱!

  我觉得老舍先生的原文中尤其是这句话写的好: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

  谁能把课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读一读!

  同学们都来读一读!

  体会到了吗,哪里写的好?

  老师读,你们来想象,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文字让你觉得这样的情景就在眼前那!是不是更有味道呢?

  老舍先生用了很多标点符号,用了9个,课文改编以后只有5个了!

  真好,你关注了文字中的细节,多用标点符号,句子就变短了,而且写出了——没关系,听老师读,你们再来感受一下!

  你有什么感觉!

  我感觉那个气泡就在我的眼前!

  我仿佛看到那个气泡碎了,又冒上来一个!

  老舍先生就是用这样的短得不能再短的句子把小泉刻画的活灵活现,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我觉得原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课文中没有,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

  告诉我们什么?小泉还有其他的样子呢?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请你们发散一下思维,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谁愿意来读一读!

  刚才我们通过品味语言,发现老舍先生的原文比课文写的好,那怎么办呢?课下我们改编者写一封信,建议他在修订教材时保留老舍先生的这段原文好吗?

  三、抓趵突胜景,渗透文化

  趵突泉就这样在3500年的历史中汩汩奔腾,奔腾出自然的伟大,生命的永恒!学完了课文,我猜你们更想了解趵突泉了,老师推荐你们去阅读一本书,书得名字叫《趵突泉史话》,相信你们不仅对趵突泉,而且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泉文化也会产生更多的兴趣!

更多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趵突泉教学设计

246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