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探讨(2)
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探讨篇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且这项任务更是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但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且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适应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调查研究,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就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1.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这样做会提高儿童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还要结合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给予及时指导,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心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3.发散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也是尤其重要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1 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3.2 诱导变通。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3.3 鼓励独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3.4 多形式的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4.数学方法多样性
数学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它源于不同的教师的不同的教学实践。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叙述式、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演讲法与实验法。在同一个数学的学习中,可能有若干个学习环节,而不同的学习环节其学习任务和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在一个完整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由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的,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任务可能会交替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这种综合还表现在同一个学习过程的模式中,会交织融合着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模式中,可能会有谈话、观察发现、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灵活多变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大脑积极地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确立小学数学探究型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初步培养其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精神,了解进行独立学习必须具备的精神、气质和品格,知道什么是合作精神,什么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初步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初步了解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初步养成动脑筋、提问题、想问题、找资料、找答案的习惯;初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6.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不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于创造。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新课程强调"人"的意识和觉醒,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的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受教育者作为"人"实现全面发展。
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用教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的规律。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每一位学生,使其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探讨篇三
一、适当使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规律,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我使用教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教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目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识,很乐意去学习乘法。
二、巧用设疑,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做到由理性上升到感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功能,就必须掌握科学的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法。①比较设疑。如: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出示:24×3=?24×10=?为新课搭桥启思。再出示例题:每盒彩色笔24支,13盒一共有多少支?学生讨论解答。学生把13盒分成了10盒和3盒,分别算出支数,再算出一共的支数。此时,引导学生看书,对照比较,并设问:书上的竖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异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好?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格式怎样?这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自学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品味到了自学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激起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②观察设疑。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问: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回答后再设疑: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发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三、充分利用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授知识,而让学生只是坐着听课的话,有的同学很容易就走神了,根本听不进去。如果我们抓住他们的活泼好动特点。以游戏和小组讨论两种方法入手,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5,用这些5的物体编成儿歌;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然后小组合作把这些儿歌改成乘法口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高涨,学习效果非常好。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