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生物学习方法>

2018生物备考复习方法及计划

丽仪分享

  2018年的高考已经开始紧张的备考,生物该如何备考呢?生物的复习方法大家有谱了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生物备考复习方法及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生物全面复习方法

  第一类.不放弃课本

  无论学习好坏的同学,一定要仔细研究生物课本,也许一轮复习时你们还处于生物练习题的狂轰滥炸中,到了现在的二轮,你就会发现班里的同学都捧着一本生物必修书。

  那么现在你们该如何利用生物课本呢?

  每当看见一道题(选择居多),请在做完之后认真将四个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来,有时会只考一个知识点,不管是否正确,都要翻开书,找到这一页,看看这道题问的知识点在书上怎么说的。不需要整章就看,很多选项就涉及几句话的长度,就看这些就行。

  你也许会问,生物题这么多,一个一个照课本翻多麻烦?

  初期我也是这样的,不过做了几天题,翻了几十遍书,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会重复,重复到我已经很熟练书上这点的内容了。这时再遇见,你就没有必要再看这里了。

  如果遇见题目涉及到的页数章节你头一次翻,那你一定要实践,久而久之,你就会相当熟悉知识点,甚至考到这个知识点能联想到相关题型,有题目的结合,比死背知识点强很多!

  这在高三后期的读书中,你会占到绝对优势——在别的同学熬夜看生物课本时,你能复习你自己薄弱的其他科目。

  第二类.练习册

  建议高三同学买一个知识点小册子,数理化生放在一起的那种巴掌那么大的册子。这样查起来比同班同学方便很多!也方便你背最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求知识点多。哪个册子都差不多,随便买一个就行。大的练习册建议就用总复习优化设计的二轮复习书就可以,题足够你做了!

  关于题型:

  ●选择

  高三学期初,适合专门练习。加强选择只有看书巩固知识点,没有人书都不看,知识点都没掌握,题做得好的!

  对于以后,建议想全面提升的同学做整套的生物(不是理综里的生物),那里都是各省市著名学校的模拟题,质量非常高,题型很多,知识点充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靠做题提升分数。

  ●大题

  在高三末期左右,我的知识点全面了,于是打开整套的理综,专门从大题中挑出——光合/呼吸作用的题,遗传大题,有丝/减数大题,内环境稳态(激素,神经,免疫)大题,生物实验大题,生态环境增长K值大题……

  具体这几大类,我把他们分类后,挑某一时间专门做某一类,做到一定数目(10+左右),就统一把他们放在一起,总结,总结什么?

  1.哪些是这种类型的必考题。

  如光合呼吸一定结合图像问C3,问在哪里生成O2……

  2. 哪些是这些题难度稍大的题。

  比如遗传最后两问,实验的研究误差分析……

  3.这种类型的题考的最基本知识点是什么?

  比如光合/呼吸是CO2,O2生成的流程,有丝/减数是基本变化图像,激素是书上的3种模型(甲状腺,抗利尿,胰岛素),实验室自变量如何控制……

  选修:就需要死背,没有技巧可言!

  考试完全是让你像古诗一样背诵填空,但同时需要你有变通,如何把答案巧妙融合解答。

  第三类.错题本

  来说说错题本的问题,很多同学问我数理化生的错题本应不应该做,因为一轮复习的题实在是太多了,应付不过来。就生物姐三年经验,错题本这个东西完全因人而异,学姐从来做完题就拿刀开始各种裁剪卷子,她从不做课外练习题,几乎就是做学校发的卷子,但是一点也不遗漏一套,贴到错题本上,并直到高三最后一刻都拿着她的错题本找老师问问题。

  2018生物备考计划

  1.分类整理法。有很多章节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结构,将这些概念或结构分类整理尤为重要,否则会显得比较 混乱。如复习到细胞器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将这些细胞器进行分类:有无膜结构(单层膜和双层膜)、有无核酸或遗传物质、是否与能量转换有关、植物细胞 所特有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中作用不同的细胞器、能否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是否含有色素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掌握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再如遗传规律部 分,可以按照性状类和交配类将众多的概念进行分类,找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再如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通过分类比较可 以切实掌握其内涵。

  2.图解归纳法。如果说分类整理法适合于掌握概念,那么图解归纳法就适合于掌握原理和规律类知识。如呼吸作 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和高等动物的生命调节过程等知识就适合于用该种方法进行复习。其实高考题中就有很多图解类题目,如果不掌握读图的方法就 很难自如地解答这类题目。那么如何读图呢?首先,要知道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图解中,有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结构,以及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物质;然后,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下丘脑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垂 体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同学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遇到过程类的知识,即便教材中没有图解,也可以 尝试着将这个过程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同时要对图表累知识要进行整理、归类,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 图、表格等。

  3.联想迁移法。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看起来是孤立的,但很多知识存在着共性。对于这些知识可以采用联想迁移 法进行掌握。如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采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这两种生物之间就存在着一些相同的优点:有明显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产生的子代数量多、易于培养等,可以通过联想迁移将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其实,这种方法在解题中也可以运用,如21三体综合征患 者的细胞内有三条21号染色体,某孕妇经过检查发现胎儿的细胞内某种染色体多出1条或几条,医生应该给出怎样的建议?这个问题就可以用联想迁移法进行解 答。

  4.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

  5.串联复习法。复习时,应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只是有全面的理解。例如有关蛋白质的只 是主要分散于第一、二、五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 五章谈到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物过程。

  记忆方法也应多样,可采用“五官并用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分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网络 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如采用“谐音记忆法”,原核生物中有惟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又如下面的内容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植物 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氮(N)磷(P)硫(S),假(K)爱(Ca)美(Mg),可联想为氮磷硫是一个人,假爱美;微量元素:铁(Fe)猛(Mn)碰 (B)新(Zn)绿(Cl)木(Mo)桶(Cu),可联想为一个小孩手拿一根铁棒猛碰一个新的绿色的木桶;色素层析(从上到下):胡耶(叶),ab也;人 体8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可记为:甲借(缬)来(赖)一(异)本(苯)亮色书(苏)。

  其中“网络记忆法”是夯实基础常用的方法,是对每节知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初步构建以节为单位的知识网络,其实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记忆过程,而且便于今后回顾、理解和再记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时要注意三点:?

  (1)知识记忆的网络宜简不宜繁,宜小不宜大。?

  (2)要留有今后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自我检测的余地,全写出来就成了教材的翻版,导致在今后的回顾中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

  (3)对于空白地方的内容(即知识要点),可注明在X教材Y页,便于自己快速查找。

  2018生物全国卷备考建议

  一、注重主干知识的整理和记忆,训练学生的出题能力

  主干知识的梳理和记忆广大师生都能做到,关键在于应用,而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基本上普遍做法是题海战术、回归教材(看书)、背知识点等,不少老师和学生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如果能训练学生围绕一些热点重点的主干知识,在熟练做过的高考题目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高考没考过的)尝试设计问题,尽可能设计分析题(或分析型的填空题),而全国卷考查考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填空似乎越来越弱化了,而设计问题训练则最好以分组形式进行,那么不同小组对于同一些主干知识,考虑的角度不同,则设计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完善题目,好的题目保留下来,定期印发给学生,这也是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化,那么学生不仅对相关主干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题目都能出,是不是解题更不在话下了。说实在点,就是训练学生猜题,通过反复研究高考题、围绕主干知知识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这也是命题专家命题需要考虑的一环!

  二、适当改造教辅资料,提高学生的使用效率

  现在教辅资料非常多,各有不同风格,但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归纳太多,题目太多,只要高考出现过的内容都整理进来,无论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试题,也都大部分选进来,但虽然全国都是同一个考纲,但自主命题与全国卷还是有一定差别,因此有个别题目不合适,此外考试当中有些内容虽然出现在高考中,这些内容是跟教材或主干知识或多或少有联系,并不都是要考查的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而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考查绝大多数是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而一般不会考查偏僻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可当为命题背景出现在题目中,如题目涉及一些偏或新的概念(或名词时),题目也会作出解析,如今年30题中CO2补偿点,虽然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但CO2补偿点这个概念还是属于偏一点的概念,往往不会直接考查该概念,而是提出这个概念后,让考生应用这个概念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考查面对新情境也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建议在利用一、二轮教辅资料时,结合全国卷命题特点,适当删除一些无效的知识及题目,最好能自己编一些资料,作为补充,而编资料时,要充分发挥备课组成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围绕一些热点重点的主干知识,在如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设计一些贴近全国卷的训练题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资料,印发给学生,作为教辅资料的补充。

  三、重视教材中的命题素材的挖掘与应用

  教材中有很多命题素材,如正文内容、问题探讨、旁栏思考题、课后练习、科技、技术和实践等等,都是命题的素材,因此在一轮复习中,能有效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相关主干知识从不同角度偏制一些分析型的训练题,也是有必要的,而这种命题风格在各年全国卷时有出现,如今年选择题2题中的台盼蓝就属于课后习题中的内容。

  在以上建议中,笔者比较强调设计分析型题目,因为这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所在,变化也多,因此加强分析型题目训练,可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猜你喜欢:

1.2018年高考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2.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集锦

3.2018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整理

4.2018全国卷生物知识点

5.2018高考全国卷生物必考知识点

    37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