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生物学习方法>

初三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

朝燕分享

  在学生们的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好哪些测试卷的复习准备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套试题卷能不能帮助到你!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江西吉安吉州区初三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欢迎阅读!

  江西吉安吉州区初三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C.细胞质是遗传信息库
D.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和液泡

  下列关于生物现象或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有着井然有序的结构层次,家鸽与油菜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B.“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C.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D.无偿献血时,医生应将针刺入动脉进行抽血

  人在狂笑时若用力过猛,会出现上下颌不能合拢的现象,这是由于( )

A.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关节腔内有滑液

  下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

  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90 8.00 0.10 0.72 0.03
98 0.03 0.10 0.72 0.03
96 0.00 0.00 1.10 1.80
A. 血浆 B. 肾小囊中的液体 C. 尿液 D. 无法判断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在口腔初步被消化成葡萄糖
B.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说法正确( )

A.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哭属于非条件反射
B.当你白天从电影院看完电影出来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室外很亮,瞳孔放大
C.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D.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小脑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同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D.把显微镜的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换用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和调节粗准焦螺旋

  关于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B.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C.家兔用肺和气囊呼吸适应多变的环境
D.昆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的生活环境

  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A. 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 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C.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 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如图为平衡膳食中的五类食物的配置比例图,请问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哪类食物?( )

A.Ⅰ、Ⅱ B.Ⅱ、Ⅲ C.Ⅰ、Ⅳ D.Ⅰ、Ⅴ

  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

激素名称 小狗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 丙狗切除的是(脑)垂体

  D. 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分)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音译为“艾滋”。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人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处在潜伏期的病人看不出明显的症状。

  材料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制品等。由于艾滋病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甚至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一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1)HIV属于 (传染源、病原体)。HIV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 。

  (2)株洲市中心血站对采集到的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HIV筛查,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 。

  (3)艾滋病患者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瘫痪,无法产生抵御病菌和病毒的 ,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丧失。

  (4)从材料中分析,为什么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下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场所包括 ,消化后的产物经过过程【a】 进入A系统。

  (2)在A系统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 。

  (3)经过[e]和[f]过程,血液性质的变化是 。

  (4)图示中属于排泄的途径是哪几条? (填字母)。 

  探究题

  (5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北京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图: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 系统危害最大。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初三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题"的人还看:

1.初中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

2.2016生物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3.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4.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79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