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六年级方法>六年级语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嘉馨分享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科普文,老师们要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清新美丽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师: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那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你看,(录像)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浩瀚碧水托起群群海鸥;晨光熹微,照耀山川河流;落日余晖,映照山野城镇,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吧?

  生:地球!

  师: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自主质疑

  (教师检查生词认读。同学间互查,‘指小组轮读)

  课件演示:

  贡献裹着宇宙慷慨恩赐滥用目睹渺小资源枯竭晶莹透亮一叶扁舟群星璀璨

  感叹

  师:同学们生字掌握得很好。那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地球很可爱,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破坏。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要保护地球。(教师相机板书:活动范围小 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保护地球)

  师: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璀璨”什么意思?怎么叫“再生”?“枯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为什么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人类是怎样破坏自然资源的?

  师:词语方面不理解的,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字典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本课学习中探讨。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学习“活动范围很小”部分。

  师:同学们先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活动范围小”这一部分内容?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里告诉我们哪两方面的内容?

  生:地球的美丽可爱,人类活动范围小。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个人试读、小组合作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师: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你是怎么体会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积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是啊,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与人类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活动范围很小的原因,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地球表面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人类都能居住吗?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师:对,除去这些,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学生有感情地读。一人试读,其余人给予评价。再读)

  2.学习“自然资源有限”部分。

  师:快速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讲“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部分内容?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两段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文中讲到哪几类自然资源?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体会不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特点)

  教师故意质疑:不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我们说它是有限的,而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循环,怎么也说是有限的?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显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结合生活实践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播放录像,展现自然资源毁坏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状况的痛惜与焦虑。)

  师:人类已经使不再生资源不断减少,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我们面临的将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你看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利用耕地不断减少,大量物种灭绝,长空在叹息,河流在呜咽。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人类快觉醒吧! ,

  生2: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生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赶紧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吧!

  3、学习“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部分。

  师:如果人类再不觉醒,长此下去,终有一天,地球资源枯竭,人类将何去何从?

  生:老师,我在科普书上看到很多科学家介绍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资料,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将来移居到别的星球,不可以吗?

  师:是啊,老师也听说过这样的报道。人类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而无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请大家认真读书。(学生各抒己见)

  4.学习“保护环境”部分。

  教师阶段性总结,进入下文学习: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美丽可爱但又渺小,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所以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阵阵感叹。谁愿意有感情朗读宇航员的话?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宇航员对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生:保护地球。

  (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师:你的想法和书中一样吗?(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生1: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

  生2: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物资源。

  生3:保护珍稀物种。不乱砍滥伐树木。

  生4: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保护地球的现有资源用,还要注意开发新能源。

  师: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利用水力、风力发电,利用核能合理开发利用

  师:保护地球势在必行。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每人设计师:保护地球势在必行。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每人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好吗?

  标语的文稿:

  让天空蔚蓝,还大地绿色!

  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只有一个地球,舍它无家!

  5.播放录像,配乐,四名学生轮读全文。

  (录像:与课文内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调查周围存在的环保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手抄配图,也可打印装订。一周内完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

  (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五、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二、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1、感悟地球的渺小:

  ⑴ 指名读。

  ⑵ 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⑴ 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 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 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 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⑵ 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 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 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 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⑴ 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 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 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

  (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 指导朗读。

  ⑵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三、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3

  (一)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刚才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感受颇深,是的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了,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了,看从神六到神七的飞跃、北京奥运会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那你们知道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将明白其中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宇航员一起去太空旅行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理清课文脉络。(学生圈点批注)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理清课文脉络。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相应板书)

  (3)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师随即板书:可爱、破碎)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横线)和容易破碎的句子(用波浪线)读读。

  (1)学习第1自然段,品读本段中的比喻句,让学生感悟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学习第2自然段,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3)出示有关写地球可爱的句子,先让学生练读,后进行展示读。(形式可多眼多样。)

  (4)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有广袤的沃土;有纵横的山脉;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生:遭到破坏)是啊,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c.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因此,宇航员会发出肺腑的感叹啊!(齐读宇航员说的话,)

  (5)出示有关写地球破碎的句子,先让学生练读,后进行展示读。(形式可多眼多样。)

  (四)课堂小结,点拨升华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可爱,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变苍老了,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一个村庄的故事》就是一个教训),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那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来探讨。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想想你该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246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