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六年级方法>六年级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嘉馨分享

  六年级老师写教学反思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学习啦小编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一开始得让学生明白游玩的路径,也就是“移步换景”都有哪些景。按顺序,可以捋出一下路线,金华城,罗店,山,溪流,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第二自然段,需要讲解在山上看到了什么。有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课堂上,有同学说还看到了杜鹃,如果把那个比较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就不会如此大意了。山上的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精神”,因为它们是自由自在生长的,或者说是放养的而不是饲养的,这里可以联系《我和祖父的园子》《麋鹿》里面的句子来理解。新绿,指的是刚刚长出来的叶子,或浓或淡,与第一自然段的“4月14日”是对应的,此时山外的叶子也许更浓。

  第三自然段,写小溪,声形兼备,蜿蜒的样子姿态优美,而潺潺的流水声更是优美,如琴声一般陶冶着游人。在“宽窄”“缓急”两组反义词中,一方面体会自然无雕饰的变化美,另一方面弄清作者写溪流的用意是指引游人来到双龙洞,它成了得天独厚的导游。

  第四自然段,解释一下什么样的山叫“突兀森郁”的。然后,从“一千”“八百”中体会外洞的大。这里是略写的。

  文章最重要的段落,在第五自然段,也就是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真正别有洞天的不在洞里,而在洞与洞之间的通道,也就是孔隙。介绍小船,写得很具体,反复朗读那个设问句,“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写船的小就是形象地写孔隙的窄和矮。坐船经过孔隙的部分也非常细腻,说卧船也许比说坐船更准确些。“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不妨想象一下,作者好奇的是什么,是真的可以从此通过吗?是没有同伴会恐惧吗?身体后面的每一处都贴着船底了,再设想身体的前面也是中规中矩的,缓缓经过时,鼻尖、前胸、膝盖、脚尖等几乎就要贴着上方的山石了。经过时,让读者为之担忧,“杞人忧天”或许悄然而至,作者的顾虑真真切切摆在眼前成为现实,“挤压”“准会”等词都是说明孔隙的低矮。夸张一点,一个人如果胖了或者肚子大了,也许就在水程的中间卡住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二三丈,时间估计也就半分钟,但写的却是一段长途的旅行,时间在行进中几乎可以静止、凝固下来。教学这一部分,需要看实景图,需要画简笔画图,还可以把本地的皖西大裂谷一线天的惊险拿过来对照,一个横式的窄一个竖式的窄,心境大抵是相似的。

  第六自然段,内洞的特点两个字,黑和大。此外还有一个字,奇。因为在这里有双龙,也是双龙洞得名的原因。再写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可以简单地从化学知识层面来介绍让学生有个科学的认识,广德太极洞那个叫“水滴石穿”,金华双龙洞这些叫“水滴石长”,大自然多奇妙。然后联系黄山奇石,来想象它们的样子。

  出去的时候也要经过孔隙,却是“仰卧在小船里”一笔带过,没有进来的时候那般细腻,这就是写作中的详略安排了。

  教学中有个细节,写泉水有这样几处,“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这里的左右不一致,并不矛盾,因为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左右方向也就不一样了。

  课后练习,不妨写一个双龙洞的传说。有这样一篇传说想象得不错。因为某某原因,两条龙被困在了大洞,某个具有法力的人物,怕龙逃走,特意将原本的一个大洞捏成了葫芦形。双龙每向外游动一次,葫芦中间的孔隙就变窄一回。后来龙怕了,也累了,就躺在洞里一动不动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包含爱国热泪、热血和热情的课文,教学中应该感悟出我军的英勇和日寇的滔天罪行。同时,要在进进退退中把握情节,学会复述。

  分好课文的段落,是首先要做的,放在讲解完课文之后进行也行。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之前,也是故事的背景。第二部分从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之中,是故事的经过。第三部分为第七、八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之后,强调危急的形势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行动。第四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关于分段,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分发,我还是倾向于我所理解的,时间脉络清晰,且段落之间的层面标志明显,如“‘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第一部分,有必要补充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日本的侵略图谋是逐渐扩大范围的,分三步走,从侵占东北三省,到蚕食华北,再到侵略全中国,不妨摆出中国地图用手势圈一圈。目前的现状是正在蚕食华北,可见危急,如果卢沟桥被日军占领,北平也就落入了魔掌,然后平津地区就难保了,进而华北就被蚕食完毕了。“蚕食”有很多同学疑问,是不是很快的意思,这里应理解该词指一点一点吃掉,一步一步侵占,与速度没有必然联系。“咽喉要道”说明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可谓兵家必争之地,由此也说明了我军誓死保卫该地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部分,应该弄清卢沟桥事变的时间段。虽然也叫做“七七事变”,但并不是就7月7日一天的事情,仅是从这一天深夜开始的而已。具体而完整的历史概念时间,是从7月7日深夜到7月9日凌晨,也就是卢沟桥从失守到夺回的过程。7日夜间,“万籁俱寂”,景色很优美,本可以欣赏“卢沟晓月”的经典,然而因为日军到来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星光暗淡”似乎就暗示了灾难来临。接下来的描述,可谓一波三折,首先因众寡悬殊中国士兵退守宛平,接着我军有了防备打得鬼子人仰马翻,然后日寇拉来大炮炸开宛平县城东门和西门,再然后中国守军举起大刀杀得日寇狼狈而逃,最后我军双面夹击将侵占桥头的日军全歼。期间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教学8日凌晨那个段落时,可以提取“同仇敌忾”“冒着敌人的炮火”,联系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情景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当时“起来”“前进”的力量。另外,文中对敌我双方的描述感情色彩有着很鲜明的差异,不妨找出描写日寇的词语,如“气势汹汹”“蓄谋已久”“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再找出描写中国守军的词语,如“严词拒绝”“同仇敌忾”“奋起还击”“刀光闪闪”“齐声呐喊”。比较中体会正义力量必胜,感受日寇大败大快人心。再有,比较一下日寇偷袭卢沟桥的句子和我军夜袭日寇的句子,“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虽然都是夜间,都是去往卢沟桥,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完全相反的,写日寇写出了他们鬼鬼祟祟见不得人,写我军写出了高超的克敌制胜的战略策划。

  第三部分,一开始“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究竟是指哪个日子,值得商榷。有人认为是7月8日,有人认为是7月9日,还有人认为是7月10日。从课文进展来看,应该是9日,因为卢沟桥被收复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完成的时间是9日凌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还是8日的夜晚,所以这个第二天看成是9日的白天更加合乎情理一些。再看三个危急,照应了第一部分的背景和形势,也与第六自然段的叙述相吻合,注意的是,平津、华北、中华,三个词语的顺序不能更换。至于全国各地的支持,可以找一些资料来补充介绍。

  第四部分,说意义。可以用自己话来表达,中国人不再沉默,中国人不是懦夫,日本鬼子外强中干并不可怕。“如火如荼”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八年抗战,加上层出不穷的抗日题材影视剧,学生应该有很深的印象了,课堂上就不要作过多的介绍了。

  课后,可以拿另一篇课文来对照,即是《卢沟桥的狮子》。多么美的建筑,因为那年的烽火,这样的景观无疑多了好几分壮美。时间充裕的话,把几十年后,日本老兵来卢沟桥长跪谢罪的报道和图片展现出来,增加学生的感慨和反思,同时也传达出“和平”的时代主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战争题材的课文,给我们的整体印象就是惊险,敌我双方对峙的场景纠结人心。所以,遇险和脱险便成了此类课文的主要情节。往往,作者会用百分之九十九的篇幅叙述危险,而后用百分之一的篇幅揭示出安全,这样的安排适合读者心理,步步惊心,最无助的时候来了救星,最黑暗的时候来了光明。

  课题很有特色,以主要道具为题,全篇人物的着眼点都聚焦在这个上面。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装在小金属管然后藏在半截蜡烛内,看上去便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种处理就有了戏剧感,是冒险的大智慧。然而,故事发生在晚上,蜡烛很自然派上用场,所以本安全的东西也摊上了大事儿,由此而引发的斗智斗勇更有了戏剧性。

  课堂上,首先要弄懂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单独把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提出来,即是文中的句子“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这一连串的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小小的蜡烛成了千钧一发,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于是才有了三人各自脱险的努力,一次不成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屡败屡战。

  三次脱险,呈现的是矛盾冲突,就是与德国军官周旋的过程,这也是一些安全课堂上巧妙与坏人应对和脱身的好策略。其过程需要脉络清晰,包括“怎样借口”“结果如何”,每一次说出的话都是合乎情理的借口,但只能如此去欺骗对方,让对方在不经意间被麻痹。第一次是伯诺德夫人说蜡烛不亮,换一盏油灯,可中尉要更亮些,又重新点燃蜡烛。第二次是大儿子杰克说要去柴房搬些柴来生火,可中尉不让他端走烛台。第三次是小女儿杰奎琳要去楼上睡觉怕黑,少校答应了。为了情节更加紧张和逼人,教学时不妨板书画出那半截蜡烛,让其忽熄忽燃,忽走忽留,根据推进让蜡烛一点点变短。蜡烛逐渐变短,黑暗即将来临,灾难也就让这一家在劫难逃了。每失败一次,人们的心就揪紧一次,他们心理的阴影就严重一次,课堂氛围也该变得趋于凝重。而最后一次是转机,蜡烛熄灭了,黑暗来了,人们的心里却迎来了光明。

  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在本文很明显。神态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内心紧张,一方面表面镇定。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家三口心理素质很好,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适应了下来。语言,是脱险的重要手段,朗读时把握好内心和场面,读出特色,在不正常的心理中体现出正常的交流,如伯诺德夫人的献殷勤、大儿子的调皮和小女儿的天真。行动上,根据“取”“吹”“伸”“端”几个词语,细细演示。学生们最后都有一种感悟,如果问最喜欢哪个人物,基本上都说杰奎琳,因为只有她脱险成功了。

  其实,这样过于偏激,应该全面地看待。这一家三口,每人都有闪光点,应该让学生说出他们“机智、勇敢、冷静、执着”的共性。至于杰奎琳成功了,一方面因为她用天真和无邪打败了德国军官,另一方面因为少校瞧见她,想起了自己也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儿。这部分的言外之意值得推敲,战争虽然残酷,但隐藏不了人们心底深处的那份善良的爱,如果没有战争,这位德国少校会在家里和家人共享天伦。从内心深处上说,德国强盗们都会很想念家人,厌恶战争。

  有的学生会疑问,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总是围着半截蜡烛说事儿,德国军官怎么就不怀疑呢?另外,既然蜡烛快要烧完了,上楼怎么不能端起油灯去呢?如果课堂出现这个插曲,就需要周密分析。德国军官来搜查,期间有许多翻腾、讯问之类的细节在文中都省略了,课文只是选择重点放大了关于转移蜡烛这件事。其次,还可以渗透说明德国少校内心的爱,或者德国强盗的愚笨。

  文中词语,有两个值得分析,“似乎”和“坐待”。“似乎”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中有暂时的安全和轻松,但危险并没有真正过去,还在后头等待着;在“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表示伯诺德夫人的担心到了一定程度,尽管德军是无意的目光,但她有种对方看出了破绽的错觉。“坐待”,第二个字读第四声,词语表示坐着等待的意思,等待危险的来临,等待再一次努力出现奇迹,更多的是坐以待毙。


猜你感兴趣:

1.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2.六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4.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5.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6.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7.苏教版一下教学反思

    240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