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扬州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真题

丽仪分享

  扬州的高三模拟考试相信大家都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历史的模拟试卷做过的也可以拿来复习。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扬州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真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扬州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

  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

  2.南宋陈亮、叶适等思想家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主张“功到成处,

  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与他们的思想一致的是( )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3.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4.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

  A. 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

  B. 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 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6.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带有司法独立意义的内容写入公报,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下列对于中国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建立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期间建立的“革委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

  ④1982年全面修订宪法,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

  7.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8.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面是其中一张的内容,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③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④《共同纲领》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

  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念?( )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社会史观 D.生态史观

  1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 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变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⑤使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史上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⑥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A.①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

  “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12.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 ②“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

  ③“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加强社会救济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全力发展国有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计划指导

  D.国家掌控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

  14.“20世纪世界各国农民的生活状况”被某校学生确定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其中不能作为该课题论据的选项是( )

  A.中国农民王五,曾支援过平津战役,加入农业合作社,后经商致富成为农民企业家

  B.俄国农民赞可夫,因政府颁布土地法令而获得一块土地,后很不情愿的加入集体农庄

  C.英国农民汤姆,可以享受欧洲共同的农业政策,并且购买商品只能用欧元

  D.美国农民杰克,本是农场主后因一场大危机而破产,后因政府的补贴而渡过难关

  15.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 )

  选项 名著 社会特征

  A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礼崩乐坏,诸侯割据

  B 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理学虚浮,脱离实际

  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内忧外患,求变图强

  D 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列强环伺,民族危机

  16.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

  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B.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C.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D.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7.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8.“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晰种(白人)之所为……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上述言论可能出自下面哪本书?( )

  A B C D

  19.“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

  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

  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

  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 )

  A.古希腊先哲 B.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

  20. 2014年4月17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人们评价他的一部名著:“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是( )

  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悲惨世界》

  扬州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

  21.(15分)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数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摘自《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

  ——摘自凤凰博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光荣革命至19世纪中期的具体事例说明英国是怎样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角度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进步之处。(6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说明你的理由。(3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层面概括建国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3分)

  22.(12分)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指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工业产品的价格)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 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的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1985年12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英国、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和方法(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后果(2分)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4分)

  (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23.(13分)历史上的中西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一种文明的包容精神还体现在它对外域文明的吸纳和融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梁启超借助于“东学”而认识了西学文明,他指出“今所称识时务之俊杰,熟不曰泰西者文明之国也,欲进吾国,使与泰西各国平等,必先求进吾国之文明,使与泰西文明相等。”但是,当时的欧洲殖民扩张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使梁启超看到了“西学”文明所带来的残酷性。

  ——《历史研究》2011.3

  【材料三】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回答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指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概括伏尔泰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文明观”提出的时代背景。(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论述近代中国是如何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并促进自身进步的。(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200字左右)(8分)

  24.(10分)【改革】下列材料是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 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3分)

  (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结合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2分)

  (3)材料四分析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药物)。

  ——《本草纲目•凡例》

  【材料二】 例如水银,有些道教徒说(包括著名的葛洪和陶弘景)说久服可以长生成仙。李时珍批驳道:“水银乃-----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成仙-----《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不足道,本草可妄言哉?”

  ——黄世瑞《儒家思想对李时珍的影响》

  【材料三】 (《本草纲目》)“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代指孔子)。”

  ——明 王世贞《本草纲目•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的研究方法。由此分析《本草纲目》反映了明代科技发展的

  什么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本草纲目》的积极作用。(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5分)

  扬州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C D A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C C C B C B C

  二、非选择题:

  21(1)制度创新: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3分)

  (2)规定联邦制,既加强中央集权,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规定三权分立,有效防止专制与独裁;

  规定选举制,体现一定的民主性。(6分,制度3分,进步性3分)

  (3)答案一:模仿(1分)

  理由是《临时约法》模仿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共和政体(2分)

  答案二:超越(1分)

  美国宪法把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而《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美国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烙印,而《临时约法》提出民族平等(2分)(说明: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4)措施: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22. (1)英国:通过开展圈地运动剥夺本国农民利益的方法推动国家的工业化。(2分)

  前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牺牲农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发展重工业,促进国家工业化。(2分)

  (2)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分)

  (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2分)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转变农村生产方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2分)

  (4)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

  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答两点即可得2分)

  23、(1)新航路的开辟(1分)尊崇中国文化,认为中国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1分)

  (2)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的严重;西学东渐的影响(3分)

  (3)

  物的部分 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心物结合的部分 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发展资本主义 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心的部分 新文化运动,高举西方民主、科学大旗,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每点1分,共8分)

  24.(1)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3分)

  (2)(任意回答一例史实,即可,2分)

  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

  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

  材料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3)①原因: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1分)

  ②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1分)

  ③“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

  (4)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答出一点即可,如果学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1分)

  25. (1)研究方法:将批判继承前人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发现、研究相结合。

  特点:总结性(集大成)。(3分)

  (2)批驳神仙方术等迷信思想;体现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2分)

  (3)特点:广征博引;详略得当;兼具医儒(不仅是医书,也是儒家格物之学);服务大众(实用性强)。

  原因:李时珍勤勉的精神;受理学思想的影响。(5分)


猜你喜欢:

1.江苏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2016年湖南邵阳市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及答案

3.高三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4.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考试卷真题

5.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371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