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正在紧张的备考中,做模拟试卷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2.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
A. 书同文 B. 度同制
C.车同轨 D. 行同伦
3.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4.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 商业的繁荣 B. 市民阶层的扩大
C. 城市布局的转变 D. 文学自身的没落
5.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C. 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D. 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6.中国近代史上,某条约的英文名称是“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这一条约签订于
A.1900年 B.1901年
C. 1927年 D. 1946年
7.中国近代史上,强调 “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求自强必谋礼仪之士。”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8.龚书铎先生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他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B. 他否定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C.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过低
D.他认为文化革命不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
9.“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
B. 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
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
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
10.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有学者认为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依据是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由此可见,该学者
A. 认为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
B.认为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都属于民族工业
C.对历史现象的认为是极其片面的
D.没有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研究历史
12.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都有。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深圳速度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因素 B. 政策因素
C.国际因素 D.历史因素
14.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
A.人文主义色彩 B. 神秘主义色彩
C.理性主义色彩 D.空想主义色彩
15.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第二款将其本身的地位表述为“国家的最高法律”。法官们通常可以将之理解为
A.这一规定明确了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具有唯一的合法性
B. 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
C.这一规定保证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因为其职位的变动而受到行政权力的不当干涉和压力
D.当国会或者州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与美国宪法有所冲突的话,这些法律将被宣布无效
16.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指出某次革命的典型特征为自动化,这次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7.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开始,而且始终以重工业为中心,指的是
A.英国工业化 B.法国工业化
C.美国工业化 D.苏联工业化
18.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其主要背景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③该计划成功实施于整个欧洲 ④该计划标志“冷战”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19.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政府、工商界、社会组织以及知名人士纷纷向我国外经贸部发来贺信、贺电,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热烈祝贺。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将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B. 中国完全实行市场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C.中国有望近期成为发达国家,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
20.某种文艺作品,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以下不符合这一风格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播种者》 D.《自由引导人民》
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喝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材料二:(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由于对策的首篇专谈“天人关系”问题,因此这三问三答以“天人三策”为名而载入于史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汉武帝书云:“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利,刑戳妄加,民愁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罪徒)充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若贾人更占田,则没其田业僮仆,皆入之于官……以塞兼并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当时所欲求解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实质。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董仲舒的建议的?(4分)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上书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源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4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难忘岁月,人们感慨万千。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过失误,受过挫折,走过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引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休斯顿总领馆新闻观点
材料二:2010年上半年我国GDB数据图(新华社发)。
材料三:日本内阁府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 12880亿,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弱于预期。而中国之前已经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日本经济总量已经落后于中国。
请回答:
(1)列举50年代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失误,并分析失误的根源。用20世纪90年代经济和思想两方面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一划线部分。(5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我国现在是否属于发达国家?为什么?(3分)
(3)如何冷静对待材料三反映的现象。(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如何评价 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中国的美国史学界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
材料一:“1787 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的根本大法。 ” 它在无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没有废止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等方面,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倒退。
──余志森
材料二:三权分立本来是保守派为了限制人民权力而设置的体制,但相互制衡也 “ 可以防止出现独裁或暴政,可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 ” ,美国宪法虽然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从而 “ 保障了人民自由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 ;此外,确立共和制,实行民选政府制度,由文官政府控制军权,规定宪法修改程序等民主要素也都显示了这部宪法的进步性。
──刘祚昌
材料三:1787 年美国宪法确定的 “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 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在美国实行法制,比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要进步得多,根据 1787 年宪法而建立的联邦制,加强了集中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宪法保留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未给印第安人公民权,妇女没有选举权,这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退步。宪法在本质上是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服务的,是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的武器。
──宋子海
材料四:美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了 “ 人民主权 ” 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也反映了对民意的重视。宪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他指出,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同《独立宣言》相比是一个倒退, “ 当时占美国人口 35 %的印第安人、契约奴仆和黑奴,还有占人口 50 %的妇女事实上都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 。宪法还保留了种植园奴隶制,这都反映出宪法 “ 反人民和反民主的一面 ”。
──陆镜生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以上材料中中国学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其视角分别是什么?(6分)
(2)以上四个学者的共识是什么?(2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产生不同观点的因素有哪些。(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IMF的议事规则很有特点,执行加权投票表决制。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所缴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在实际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权投票权。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而份额又是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总值、经济发展程度、战前国际贸易幅度等多种因素确定的。目前IMF的投票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手中,中国的份额甚至不如比利时与荷兰的总和。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4%的份额,中国仅占2.98%。
材料二:有批评指出,基金偏袒与欧美公司有良好关系的资本主义军事独裁者。另有批评称,国际货币基金不重视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这些批评引起社会的讨论,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相反意见认为,国际货币基金促使国家民主化的能力有限,而它的宗旨也没有写明要这样做。有支持者指出,经济稳定是民主的先决条件。
材料三:有经济学家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的经济援助都是“有条件的”:受援助国需要实行基金建议的经济改革。经济学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实际上适得其反。大部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例如ATTAC,认为IMF加深了贫穷问题,也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阿根廷因采用布雷顿森林机构提出的经济政策,而被IMF推崇为模范国家。然而,2001年,该国出现灾难性的金融危机。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加深了南美洲国家对IMF的怨恨,他们指责基金要为南美地区的经济问题负责。受到阿根廷经济危机影响,现时南美地区的政府渐走中间偏左的路线,并致力摆脱商业企业对经济政策的压力。另一个引起争议的国家是肯尼亚。原本肯尼亚的中央银行控制了该国货币的流动,IMF提出协助后,要求放宽货币政策。调整后不但外商投资大减,在贪污官员的腐蚀下,Kamlesh Manusuklal Damji Pattni 亏空了数以十亿计的肯尼亚先令(是为 Goldenberg scandal),肯尼亚的财政状况比之前更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IMF的全称是什么?与之并行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什么?这两个机构成立的依据是什么?这两个机构与美国的关系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一,为什么说IMF在实际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权投票权?如何评价中国在IMF的投票权地位?(2分)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IMF。(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们破衣烂衫,脚上裹着破布,穿着树皮鞋。这些天可是阴雨连绵啊!他们的脚都湿透了,冻得乌青。我自然叫把军用仓库的鞋给他们拿来。可是这又何补于大局?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农民,如今脚上都是伤痕斑斑,没法靠国家叫他们都穿上鞋,我们可怜的人民要超升,要脱离地狱;而这个地狱是多么深多么可怕!我国人民解放的道路要比你们德国无产阶级的道路艰难得多。但是我相信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一定会脱离地狱!”
──列宁
材料二:“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列宁
材料三:“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
──列宁
材料四: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为列宁五十寿辰举行了晚会,他故意推迟到晚会快结束时才到场,他在答词中首先表示“感谢你们使我没有听祝寿演说……让我们今后根本免去这种祝贺仪式”。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请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列宁怎样的思想?(4分)
(2)结合材料一、三、四和相关史实,指出斯大林与列宁的不同。(2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主要贡献。(4分)
下一页查看>>>高考历史模拟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