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妙纯分享

  成功的花由汗水浇灌,艰苦的掘流出甘甜的泉,辛劳的付出必有丰厚回报,紫气东来鸿运通天,孜孜不倦今朝梦圆。祝你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陶 ▲ (yě) ②铿 ▲ (qiāng) ③浮想联 ▲ (piān) ④明眸善 ▲ (là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太湖的水滋润了苏州,水给了苏州城灵性、韵味和活力。那些小河象脉落一样交叉密布着静静地流倘,养育了一代代聪明勤劳的苏州人。那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屋,古朴典雅,层次分明,错落有至;那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小巷,幽深静密,弯弯曲曲,沉静中带有些微的怀旧和伤感。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愿将腰下剑, ▲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③寡助之至, ▲ 。 ▲ ,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 ▲ , ▲ ,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⑤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 ▲ 》)

  ⑥神龟虽寿, ▲ 。 (曹操《龟虽寿》)

  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关雎》)

  ⑧ ▲ ,吞长江, ▲ ,横无际涯。(范仲淹 《岳阳楼记》)

  4.名著《格列佛游记》阅读题。(5分)

  ①格列佛到了语言学校,得知有一种发明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请问这种发明指的是什么?之后他到了数学学校,又看到那里的教授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数学?(3分)

  ▲

  ②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合的是哪一项?(2分) ( ▲ )

  A.格列佛离开小人国时,带走了六头活母牛和两头活公牛,六只活母羊和两只活公羊,他还想带走一打本地人,但没被允许。

  B.格列佛第二次外出航海,遇上大风暴,在海上漂流了多天后,碰上了贼船,结果他一人被放在一只小独木船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岛。

  C.在飞岛国,格列佛看到人们时常用装着少量干豌豆或小石块的气囊拍打站在他们跟前的人们的嘴和耳朵。

  D.“慧骃”是一种理性动物,它们的伟大格言就是要发扬理性,一切都受理性支配。友谊和仁慈是“慧骃”的两种主要美德。

  5.阅读下面的这则材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化工企业关停后,留下“伤痕累累”的土壤怎么办?江苏省环科院副院长李冰研究员做了阐述。江苏在产业类型上与台湾现状有相似之处,但台湾2000年左右就颁布了土壤与地下水整治法,并且对土壤污染掌握得很清楚:废弃场地12万块,需要开展环境隐患排查的有4.2万块,需要管控的遗留污染场地3182块。而目前江苏到底有多少被污染的土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

  为了建立污染土壤档案,李冰也透露,现在江苏各地对要开发的场地都在进行环评调查,所有退出来的工业场地要建档,整个江苏省土壤修复的建档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

  第二部分 (4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 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描写雪后军营将士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分)

  ▲

  7.指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愁”的含义。(2 分)

  ▲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从情感和写作手法两方面简要说明。(2分)

  ▲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6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

  临溪而渔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往来而不绝者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10.作者“得之心而寓之酒”的不仅有山水之乐,还有其他“乐”。结合选文内容做具体分析。(4分)

  ▲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11~12题。(7分)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楚平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平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遂亡。

  (选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有改动。)

  【注】忍诟:忍辱负重。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来,吾生汝父。 ▲

  ②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

  12.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回答。(3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8分)

  我们需要出走

  ①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②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佛罗伦萨认识一个十四岁的苏格兰小孩,拿着一学期扫厕所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这样的青年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词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③我希望壮游,带动的是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也很难有出息。很多人去欧洲,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清楚自己爱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困难可以一层层克服。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此外,“壮游”的“壮”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④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检查自身文化应该反省的东西。著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在旅游里面,我们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

  ⑤到吴哥窟,我总会带朋友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在台湾,我老觉得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有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就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⑥在一个环境久了,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学习、聊天、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⑦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

  ⑧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13.文章第②段作者为何会提到一个苏格兰小孩去欧洲旅行的事情?(2分)

  ▲

  14.简述第④段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作者所理解的“壮游”一词的含义。(3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河流往事

  吴佳骏

  ⑴河流是船的路,船在动,时间也在动。静止的,只有水,以及水下面的石头和沙泥。我站在河岸边,看见树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它们都来自水底世界。落日在远山上,露出一张圆圆的脸盘,像是喝醉了酒,又像是被画家涂抹了颜料,红红的,浓,鲜。风从河的上游吹来,我的影子,树的影子,随之晃了晃,就被揉碎了。化为满河的残阳,染红了流水,也染红了船头艄翁的惆怅。

  ⑵我在河水的流动中长大。

  ⑶每天傍晚,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要跑去河边玩耍。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躲在水草里的鱼虾。或者,赤裸着身体,在河水里游泳。溅起的水花,惊动了不远处浮动的野鸭。有时,我们会一个猛子,潜入到打鱼人的小舟底下,用背脊使劲拱动船底,把小舟弄得左右颠簸。打鱼人以为捕获了大鱼,迅速收网查看,却发现我们已在船的前方,露出乌黑的头,笑声朗朗地向远处游去。打鱼人知道上当,骂一句:混蛋!重新将网撒向河面。

  ⑷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树上的鸟窝,是季节的另一个家。那些树有些年头了,枝杆粗壮,叶子翠绿,一看,就是得到了水的滋养。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比生长在旱地的植物,多了几分灵气。河滩上的青草,一个劲儿地疯长。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嫩绿的地毯。放牛的孩子,把牛牵到河滩,任其大口大口地啃着青草,自己则骑在牛背上,吹响竹笛;或躺在草地上,嘴角叼一根狗尾巴草,闭上眼,睡一觉,做个美梦。让野草的苦香,弥漫鼻孔和肺叶,弥漫童年和记忆。

  ⑸我蹲在河边,仿佛另一条河流。

  ⑹河流是无声的,舒缓的,它以表面的平静,掩藏了流动的喧响。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也许,唯有在河岸上织鱼网的那个老人,知晓我心中的秘密,但他没有说。凭他的阅历,他一定是理解我生活的孤苦和人生冷暖的。老人一辈子都在风浪中漂泊,以捕鱼为生。一条陈旧的木船,就是他的家。他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落满了阳光和风雨,也沾满了鱼腥和水渍。

  ⑺我最喜欢的,是看老人坐在河边织网。黄昏时分,夕阳似碗里搅拌的蛋黄,总能勾起人的幻想。我和小伙伴站成一个圈,将老人围住。看他手拿竹针,在网眼里麻利地串来串去。动作的娴熟,表明了他经验的老道。老人边织网,边跟我们讲他的往事。他越讲越玄乎,我们越听越觉得深奥。他说:人啊,其实也是一条鱼,时时被生活这张无形的大网罩着。即使你侥幸挣破网,逃脱了,又会被另一张更结实的网罩住。很多人,都是在这种可怕的挣扎中慢慢老去的。说完,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擦掉眼角挂着的泪花。这时,夕阳唤来夜幕,覆盖了老人的身影,也覆盖了我们的身影。

  ⑻在我割草累了的时候,或者,牵着牛在河边饮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老人和一条船的画面来。我不明白,那个老人,一生都守着一条船,到底有什么意思。而且,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我担心,它还能否承载得起一个老人的重量。只要一个不大的旋风,船就会被打翻,随老人一道葬身河底。

  ⑼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其实要更多的,是在想我自己。

  ⑽老人到底是活得精明了,他一眼就识破了我的心机。他说:孩子,别以为我不晓得,你每天都来看我织网,其目的,是想借我的船渡河。

  ⑾那天,老人从我背篓里装着的青草下面,翻出了我藏着的一包衣服和裤子——那是我在昨晚等父母睡着后,半夜里爬起来偷偷收拾好的。那几条裤子,是被我父亲穿烂后,母亲给我改做的。包裹中,还有一件毛衣,是母亲去年卖了家里那头羊,从镇上买回毛线熬夜给我织的。我舍不得它们,就统统带上了。况且,我还不知道,在未来的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冰雪和风暴。我还没有习惯一个人上路。

  ⑿老人最终没有送我过河。他重新将我的包裹装进背篓,上面用青草遮盖密实。他极力在用他的衰老,保护我的自尊。

  ⒀我远远地凝视着那条破船,风吹来,船身倾斜,要散架的样子。我突然看穿了那条船的命运:那条船,即使能渡我过河,却无法承载我的父母和故乡,无法承载故乡的贫穷和苦难。

  ⒁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还不知道水的深浅。

  2015-11-13光明日报有删改

  16.根据第⑻~⑿段,概括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几件具体事情。 (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分)

  ▲

  17.第⑷段划线句“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运 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4分)

  ▲

  18.第⑹段中“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联系全文,揣摩“内心的波涛”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

  19.第⒀段再次提到那条破船,有何目的?(3分)

  ▲

  20.“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还不知道水的深浅。”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4分)

  ▲

  第三部分 (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向着自己的追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冶 锵 翩 睐 (4分)

  2.(4分) 落—络 倘—淌 至—致 密—谧

  3.(10分) ①直为斩楼兰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 ③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④剪不断,理还乱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⑥犹有竟时 ⑦君子好逑 ⑧衔远山,浩浩汤汤

  4.(5分) ①以物示意;命题和证明都清清楚楚地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一块薄薄的饼干上。学生们把饼干空腹吞食下去。(3分) ② B (2分)

  5.(3分) 江苏正在为污染土壤建档

  6 .(2分) 表现了军营将士生活的苦寒(如果写表现了军营将士面对困苦的战斗豪情也可),(1分)侧面表现边塞雪景的奇寒。(1分)

  7.(2分) 既指在雪寒冰封的气候条件 下愁云密布,又包含着朋友分手时的离愁。

  8.(2分) 表达感情相似:都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1分)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借景抒情。(1分)

  9.(2分) B

  10.(4分) 有“宴酣之乐”,(1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自号曰醉翁”,(1分);有“与民同乐”之乐,(1分)与客畅游琅琊山,见扶老携幼游览琅琊山,心中快乐(1分)。

  11.(4分) ①来,我使你父亲活命 ②所以,用父亲作人质,欺骗我们。

  译文: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yún,云)。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楚平王派使臣对伍奢说:“能把你两个儿子叫来,就能活命,不叫来,就处死。”伍奢说:“伍尚为人宽厚仁慈,叫他,一定能来;伍员人桀骜不训,忍辱负重,能成就大事,他知道来了一块被擒,势必不来。”平王不听,派人召伍奢两个儿子,说:“来,我使你父亲活命;不来,现在就杀死伍奢。”伍尚打算前往,武员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并不打算让我们父亲活命,担心我们逃跑,产生后患,所以,用父亲作人质,欺骗我们。我们一到,就要和父亲一块处死。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呢?去了,就叫我们报不成仇了。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去,借助别国的力量洗雪父亲的耻辱。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呀。”伍尚说:“我知道去了最后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可是只恨父亲召我们是为了求得生存,要不去,以后又不能洗雪耻辱,终会被天下人耻笑。” 伍尚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你能报杀父之仇,我将要就身去死。”伍尚接受逮捕,伍员逃亡了。

  12.(3分) 刚戾:不肯回楚,誓要雪耻;忍诟:忍辱负重,逃到别国;机智,看穿楚王的阴谋,借力以雪父耻。

  13.(2分) 印证上一段中所提到的“出走”,引出全文“出走”的话题;(1分)强调“出走需要勇敢”,引起下文的议论(1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3分) 举例论证。(1分)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了“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或“在旅游里面,我们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的观点。(2分)

  15.(3分) 勇敢地出走;(1分)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地对话;(1分)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向内反省地出游)。(1分)

  16.(3分) 看老人在河边织网,听老人讲故事,被老人发现偷渡(老人翻我背篓)。(1点1分)。

  17.(4分) 比喻(1分)把春天比成候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时节性(变迁)的特点(1分)。化抽象的春为具体的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1分)突出在河水滋养下松树、柏树枝叶青翠的特点(1分)。

  18.(3分) 迫切想借老人的船渡河,(1分)离开贫穷和苦难的家乡(1分); 但对马上要走进的外面世界却不了解、不习惯(1分)。

  19.(3分) 与第⑧段“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相照应(1分);指明了贫穷、苦难故乡和破船的命运相似 (1分);暗示了故乡旧有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改变故乡的贫穷、落后( 1分)。

  20.(4分) 含义:我年纪还小, 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有危险(1分),我还小,对生活的艰险并不了解(1分)。作用:表达我对生活的艰难的深刻领悟,也暗示了面对未来生活的决心和勇气。(1分)

  看了“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的人还看了:

1.初三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

2.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4.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5.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7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