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2016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郑晓分享

  初中三年的磨砺,只为那最终的一战。在我们大家准备最后一战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与坎坷。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种种难关。初中三年的磨砺,只为那最终的一战。在我们大家准备最后一战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与坎坷。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种种难关。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6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婆挲(suō) 酣(hān)然入梦  B.翩跹(qiān) 屏(bìnɡ)弃

  C.蓦(mù)集 不屑(xiè)置辨   D.粗犷(kuǎnɡ) 潜(qiǎn)移默化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枯瘠的土地生长着奇崛的梅树,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了意境。

  B. 今天我们无意间的一句否定会是对这个孩子创新思想的杀戮。

  C. 临近中考,他的学习成绩却依然跌宕起伏,让人深感忧虑。

  D.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A. 弗敢专也 专: 独占 B. 小惠未徧 徧:通“遍”

  C.小信未孚 孚:佩服 D.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罗阳的英雄事迹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新生力量,力争在短时期内解决史学后继无人的状况。

  C.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D.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 的团队协作技能。

  5.对下列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是 (3分) ( )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也是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A. 中国的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希望子女以后能成为贵族。

  B . 英国贵族学校的培养方式遭到了中国有钱人的极力反对。

  C. 中国的有钱人认为贵族学校的学生应该过着物质优裕的生活。

  D. 严明的纪律训练,性格的自我约束就是贵族精神的体现。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①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①,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三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惟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②郡 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②,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③富人苏 回为郎③,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④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注】 ①钩距:辗转推问。②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③郎:皇帝侍从官的通称。下文“长安丞”、“京兆尹”都是古代官名。④豫:通“预”。

  6.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得事情”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类相准 B.以中有足乐者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赵广汉办案重调查,善比较,明察下情,强力精明。

  B. 赵广汉为官十分清廉,除刁民,惩贪官,将犯人绳之以法。

  C. 二贼劫富未遂,释放人质,是因为龚奢答应宽赦他们。

  D. 二贼最终仍被处死,可见赵广汉为人多变,手段阴狠。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设预知马贾 贾: ②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 会:

  ③坐语未讫 讫: ④死无所恨 恨: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2分)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2分)

  (二)(4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宋)方回

  蕨拳②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 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歙shè:安徽南部的县。 ②蕨拳:指蕨芽,其 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0.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4分)

  基因武器究竟有多可怕

  比化学武器与核武器,生物武器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欺骗性、易扩散性和长远危害性等特征,而且生物侵害未必体现在战争中。

  ③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实现人工设计与合成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或病毒,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生物武器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欺骗性、传播性和巨大的杀伤力。

  ④人类绘制出基因草图以后,制造基因武器就成为一些战争狂人追求的梦想。美国有人计算过,花5000 万美元建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远远超过花费50 亿美元建起来的核武器库。一旦有了基因武器,使用者不 用兴师动众,只要将经过遗传工程改造的病菌投入他国领土,让细菌自然扩散、繁殖、传播,就可在短时间内使敌国的人、畜患上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在战场上失去战斗力。

  ⑤英格兰布拉德福大学教授马尔克姆丹在《 生物技术武器与人类》 一书 中写道:只要用多个罐子把100 千克炭疽芽孢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 多万的城市居民就会很快染病毙命。某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 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 相结合,拼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战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 只猫;只要区区20 克,就足以使全球人类死于一旦。

  11.第②自然段在介绍基因武器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④⑤自然段中三处用了“只要……就”的关联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四)(5分)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

  ①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②心里有阳光的人,就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③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 陋。当年,有人处处说爱因斯坦的理论错了,并且说有一百位科学家联合作证。爱因斯坦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一百位?要这么多人?只要证明我真的错了,一个人出面便行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那些人却败给了一个微笑。

  ④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⑤微笑是一种修养,且是一种很深厚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13.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请说说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3分)

  (五)(14分)

  水磨房

  李汉荣

  ①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

  ②哗啦啦,是水的声音;轰隆隆,是石磨的声音;那洒洒如细雨飘落,是粮食的声音。

  ③水磨房一般都在河边或渠边。利用水的落差,带动木制的水轮,水轮又带动石磨,就磨出白花花的面粉或金黄的玉米糁。

  ④水磨房发出的声音十分好听。水浪拍打水轮,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水轮有时转得慢,有时转得快,这与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关。转得慢的时候,我就想,是否河的上游,有几位老爷爷在打水,就把河水的流量减小了?转得快的时候,我又想,是否在河的中游或距水磨房不远的某一河湾,一群鸭子下水了,扑打着翅膀,抬高了河水,加快了水的流速?有一次我还看见水里漂来一根红头绳,缠在水轮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被水冲走。我当时真想拾起它,无奈水轮转得很快,又不敢关掉水闸,看着那根红头绳被汹涌的流水扑打,无助地闪动着红色的幻影,心里泛过一阵阵伤感。我想那一定是河的上游或中游,一位姐姐或妹妹,对着河水简单地打扮自己,不小心把红头绳掉进了水里,她一定是久久地望着河面出神。随着红头绳流走的,是她的一段年华,说不定还有一段记忆。

  ⑤比起水轮热情、时高时低的声音,石磨发出的声音是平和、稳重的,像浑厚的男中音。它那轰隆隆轰隆隆——其实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它不怎么“轰”,持续均匀的声音是“隆隆”,像是雷声,但不是附近或头顶炸响的雷声,而是山那边传来的雷声,那惊人的、剧烈的音响都被山上的植被、被距离、被温柔的云彩过滤沉淀了,留下的只是那柔和的隆隆,像父亲睡熟后均匀的鼾声。粮食也发出了它特有的、谁也无法摹仿的声音,磨细的麦面或磨碎的玉米糁从石磨的边缘落下来,麦面的声音极细极轻,像是婴儿熟睡后细微的呼吸,只有母亲听得真切;玉米糁的声音略高略脆一些,好像蚕吃桑叶的声音,或是夜晚的微风里,草丛里露水轻轻滴落的声音。

  ⑥守在水磨房里的,多是老人或母亲,有时候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太小了,怕不安全。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几次请求母亲让我看守水磨房,母亲不答应,说水可不认识你,水不会格外照顾你。经不住我的纠缠,母亲只好答应我。我看守了好几次水磨房,学大人的样子按时给磨眼里添粮食,按时清扫磨槽里的面粉。抽空蹲在水边看水轮旋转水花飞溅,听水的声音,石头的声音,粮食的声音;根据水轮旋转的快慢想象水的流量流速,想象河的中游或上游发生了什么事情;凝视一根漂流的红头绳想象遥远的河湾一个女孩子伤感的神情……

  ⑨我渴望,当我老了,我能有一个水磨房,在水边,看水浪推动水轮,发出纯真热情的声音;将一捧捧粮食放进磨眼,在均匀柔和的雷声里,看一生的经历和岁月,都化作雪 白的或金黄的记忆,细雨一样洒下来……

  ⑩我希望,水磨房不要失传,水磨房的故事不要失传。

  15.请分析第①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第④自然段写“水轮热情、时高时低的声音”及带给我的内心感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17. 第⑦自然段中两个“守”字很有意味,请结合上文说说自己的理解。(3分)

  18.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六)(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不愤不启, ______________。(《论语》)

  ②长江悲已滞,____________ 。(王勃《山中》)

  ③____________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④ 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

  ⑦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 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⑨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⑩ 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0.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6分)

  请概括漫画所表达的观点,并对观点作简要的论证。(字数 100——120字之间)

  (二)(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回望成长的路程,一次次的丢失与放弃,使我们苦恼和彷徨。但正是因为这针刺一般的疼痛,让我们一步步成熟,懂得爱与珍惜,学会理解和进取。也许失去是一段痛苦的往事,不要紧,打开心门,我们会发现最初的美好;也许失去意味着失败与更大的磨难,没关系,蓄力前行,终会迎来灿烂如虹般的微笑……

  请以“失去后的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看过2016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的还看了:

1.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2016中考语文模拟卷

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4.2016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题

    106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