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地理>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说课

陈哲凡分享

  极地(polar),在地球的南北两端(即南极和北极),纬度66 .5以上,为长年白雪覆盖的地方。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说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说课(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考察极地”。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解说:

  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地理知识和技能。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考察极地》是世界地理的最后章节,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能在两极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难点: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式、启发式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手段:多媒体课件

  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任务分解、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互动生成,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环节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学生喜欢的视频片段《冰河世纪》,请同学们思考片中展现的是怎样的景象?图片上这里可爱的动物又是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极地地区,让我们共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考察极地>

  环节二:任务分解、小组合作

  将学习内容整合为5个问题,由5个小组分解完成探究,之后进行成果展示.

  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设计意图】: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借助导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环节三:学生展示、互动生成

  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板书:地理位置>

  初步感知极地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极是指( )地区和( )地区。 请第一小组讲述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是海拔最高的州。

  让学生上台指认极地范围,并在课本地图上动手描出南北极圈,圈画出两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

  用动态的幻灯片演示,把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那里的环境如何,就请第二小组给大家讲述)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板书:气候特征> 首先,出示南北极气温比较图。引导学生对比两极地区的气温值,总结“两极地区极为寒冷,且南极的气温北极的气温更低”。

  然后,幻灯片展示南北两极地区气候状况的相关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

  最后,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南北极的气候差异,使两极地区的气候差异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辩论台】

  正方观点:南极大陆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反方观点:南极不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冰雪世界,厚厚的冰层是人类的淡水宝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极地特殊自然环境的理解。 (如此寒冷气候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动植物生存在那里呢?那里会有矿产资源吗?请第三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板书:资源丰富> 冰雪覆盖的两极地区,白色是极地地区永恒的颜色,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顽强的物种为这里带来了活力。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豹、海象、企鹅、鲸、磷虾、北极狐

  低矮特有的植被:地衣、苔藓、北极棉、北极柳

  思考:为何没有高大的植被?联系环境、气候等因素思考。

  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解析南极地区煤炭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温习旧知,联系板块漂移学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理解南极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关系。

  (极地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实验室”的美称。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第四小组到我国的极地科考站进行访问)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板书:科考基地> 第一步:指认中国科学考察站,描述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黄河站

  第二步:播放考察队员在极地进行考察的视频、照片,了解“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 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和视频资料来渗透科考情感教育,让学生体验极地考察队员不畏艰险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实践探究】借助幻灯片让学生思考长城站在中山站的那个方向?„„

  站在南极点,向前后左右各迈一步,都是向哪个方向走?„„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时为(顺)时针。 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第一步,展示极地捕杀鲸鱼、猎杀海豹的资料,两极地区具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

  第二步,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认识和平利用极地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引出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全球,帮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环节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我将本课内容编写成歌谣,以歌谣形式进行课堂小结,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绘制一幅“南极、北极”的示意图,依据地图编制一道涵盖本节学习内容的综合测试题,用于辅导课的温习测试。

  小组合作,用一周的时间出一期以“保护极地”为题材的手抄报,用于课余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作业、合作编辑手抄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上的知识在课余得到延伸,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说课(二)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地理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本章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更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 2.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时完成第十一章《极地地区》的所有教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地

  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根据资料分析比较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了解两极地区的动植物及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提问、辩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读图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受探险者勇敢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2.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两极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3.两极地区开展科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1.教学准备

  选两名队长,在课前搜集好极地地区照片,做汇报准备。

  2.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期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前面四章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利用已学到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相互合作,很好地完成极地地区的学习。

  二、 教学策略

  1.教学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下,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假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合作学习法:分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角色扮演法:学生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带着角色学习知识。 3.教学手段:活动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本章知识趣味性较强,难度较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利用多媒体穿插极地地区动植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第三部分:教学反馈和反思

  一、 教学反馈: 二、 教学反思:

    49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