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

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方法详解

夏萍分享

  学习脱离不开课本,学生首先要了解课本的知识点,但是阅读课本的有效性是有影响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01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02年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

  12、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政治意识。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把政治课本读活。

  14、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说服力。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5、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熟悉教材。

  专家在编写政治课本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漫画、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不管这些材料是否过时,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这样能熟悉课本,加强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16、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拓宽综合视野。

  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用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突破难点,培养综合能力。我们的政治学习应该有这方面的大视野。

  17、概括段意培养概括能力。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理解知识,还能培养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用精练的一个词或句子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

  例如,对于现行的高一政治教材: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段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通过概括段意的办法,就能得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个问题。

  18、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

  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去进行。我们应该逐层逐层地深入理解。

  例如,对于现行高一政治课教材,我们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思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有哪些表现呢?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①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③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掌握了。

  19、构建图表帮助记忆。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习、记忆方法。

  但要注意,这一步与前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是钻研理解知识的细节,而是侧重与整理知识体系。这一步,必须自己动手,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20、理清线索减轻记忆负担。

  政治课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理清线索,从宏观上掌握知识。

  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三部分来编写的。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至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上下册)全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所以,教材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

  21、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例如,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问题,高一课本有两处,是分别出现的。一处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另一处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记得上海市在单独命题高考时,就在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又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却是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容易混淆的。

  在学习中,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进行练习。在新课学习时,要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学完一册后,应该对全本书中与同一个词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关于表现、关于基础、关于条件、关于制度等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2、浓缩知识便于记忆。

  作为教材的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作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作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作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发展农业部分,一共12个自然段和一个资料卡。这么多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出路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而且,教材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要点首先都是使用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来表述,然后又用一个自然段进行阐述,再用一个小字的自然段来对其补充说明。初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好象是雾里看花、大海捞针,记忆起来很费劲。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概括,化繁为简。我们必须首先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读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用浓缩的办法,将教材12个自然段的内容(一个问题,五个要点)浓缩为几句便于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把课本读薄)。例如,对上面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和记忆:三高农业如何走,政策、科技、投入必须有。产业化经营很重要,乡镇企业好帮手。

  高中的政治的考点归类介绍

  高中政治考点1.第一单元经济生活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考点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考点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考点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考点14:消费类型。考点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考点16: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高中政治考点2.第二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考点5:企业的含义。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考点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考点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考点12: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高中政治考点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考点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考点8:税收的含义。考点9:税收的基本特征。考点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高中政治考点4.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考点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考点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考点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考点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考点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考点9: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考点10: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高中的政治的学习的方法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一)经济学

  1.对于经济学除了要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计算,对于知识点大家只要记住,就可以了。但是,计算题,需要你掌握好计算方法,比如,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方法,得自己去理解,不可胡乱计算。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需要我们自己整理出要点,在头脑中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2.我把知识点整理如下

  高中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高中政治知识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个就是知识体系,学完每一章都要做好知识体系,要不然你的知识在头脑里是凌乱的,考试时也是乱的,答题时就没思路。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二)哲学板块

  建立知识体系,掌握好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只要能记住那些理论,考试就没问题。

  我把哲学核心考点整理如下:

  高中政治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高中政治考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高中政治考点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三)高三政治学板块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1.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家的政体反映着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国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体现,是我国的国体。它表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2.我国的民族与宗教

  (1)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猜你感兴趣:

1.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心得

2.2017高中政治学习笔记

3.政治学习方法大全

4.学好高中政治的技巧

5.高中政治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点

6.高中政治依法维权的知识点详解

    378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