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3)

凤婷分享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非选择题)

  25.(16分)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的?(8分)

  (2)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是全国人大的地位,回答时只需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即可;全国人大拥有四项职权,但是本材料只体现了其中的两个,即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学生只需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两个职权的即可。第(2)问,首先指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地位,然后分别结合材料分析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三点表现。

  答案:(1)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表决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这说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全国人大通过行使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依法办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本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和通过了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决议体现了这一方面;全国人大通过行使最高决定权,来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本次会议批准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体现了这一职权。(8分)

  (2)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本次会议议程表明我国法律的制定,须经人大代表充分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③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本次会议审议国务院的报告,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的监督。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本次会议通过的有关报告和法律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来贯彻执行。(8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1978年 1997年 2007年 2012年 2014年

  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五大 十七大 2012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

  内容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 浙江省委出台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自2015年9月18日起实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细则分总则、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等10章64条。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执政方式。(7分)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7分)

  解析:第(1)问,考查党的知识。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立足党的地位和作用来分析。其次要明确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第(2)问考查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开展统战工作,立足中国共产党,可以保障执政地位,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立足国家性质,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立足社会发展,对经济、社会建设、国家统一、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1)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要求不断探索依法治国的执政方式。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探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7分)

  (2)①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统战工作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战工作开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③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④有利于团结群众和民主人士,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⑤开展统战工作,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7分)

  27.(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 2015年3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案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怎样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解析:本题可从公民、人大、政协、党等角度分析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措施。结合这些主体的权力、权利、职能、地位等知识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1)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2)立法机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4)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渠道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每点2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为“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好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真抓实干加以解决。大家在发言中就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召开此次会议的“政治生活”依据。(8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的。(6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本题以党中央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第(1)问,是依据类试题,应主要从党的地位、执政方式、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阐述中共中央召开此次会议的政治生活依据。第(2)问,规定的知识指向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与民主党派合作,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政党制度优越性。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②党坚持依法执政,党中央听取各方面意见、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有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党中央召开此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也是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需要。(8分)

  (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②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③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6分)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听课的基础。新授课要求预习教材,因为授新课是传授教材的新内容、新知识,预习功课可提前发现自己在新课学习中的难点,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新课有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和理解力。凡新课预习要做到“四出来”,即把简单观点背出来、主要观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预习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边划、边记,即一边阅读,一边划出重难点,以便在上课时注意留神,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记下来,把自己的初步体会或点滴看法记下来,准备上课时解决或参考。

  二、认真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第一,集中精力,专心听课。这是保证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质量,才能做好笔记,为课后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第二,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表情;耳朵听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手要认真做笔记,在书上划出重点、记符号,同时在四者并用,四个动作结合时,要注意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特别要听对难点的讲解;其次是记,心记不如笔记,听课笔记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第三是思,只有思才能受到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更多收获;最后是看,看虽处于辅助地位,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记课堂笔记

  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怎么记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记听课笔记。第一种方式是书上批记,即将主要论点、论据、重点、难点及理论知识的层次等在书上逐一做下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做一些文字记述;第二种是笔记本记录(听课摘记)。但无论怎么记,切忌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的板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记,老师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不记。要听记结合,不要贪多求全,把老师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要记关键性内容,特别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凡是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内容而记书码和行数,同时记笔记要精简内容、分门别类、使用统一符号。

  四、及时巩固复习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目前的新授课,我们学生自己复习的形式主要是日常复习和阶段复习。其中日常复习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复习形式和方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熟记以后,一小时忘56%,两天忘16%,六天忘3%,就是说第一次重复最重要,当天学过的内容一定要进行及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及时巩固增强记忆的效果。否则,日积月累,不会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础差,以后很难再补,所以当天讲过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巩固,搞好日常复习。其次是阶段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可以按照笔记把知识编制成简明扼要具体直观的图表,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总之通过日常复习和阶段复习就能实现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知识的相互转化。

  五、规范练习与作业

  练习与作业是学习过程的继续和深化,关于练习与作业要做到独立规范完成,所谓“规范”,谨记:整洁、认真、清晰、条理。


看了<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3.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4.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6.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291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