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判断方法

凤婷分享

  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虚词的判断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判断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判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 “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 ”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 “换” “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 “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 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如: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字,“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积累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看了<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判断方法>的人还看了:

1.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2.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3.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4.高一语文文言虚词知识汇总

5.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所字用法

    289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