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想北平》优质教案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苏教版《想北平》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想北平》优质教案
【文本分析】
《想北平》是“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中“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第一篇。这一板块中的文章重在阐释人与故乡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老舍先生运用质朴流畅的语言,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来描写自己心中的北平,表现了作者与故乡那亲如母子的关系,传递了对故乡浓浓的相思之情。文章语言平实中不乏生动,自然中流露真情,特别是其文章中的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和“言有尽而意无情”的散文结尾,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散文这种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基本掌握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对散文这种充满情感的文章的兴趣也越来越强。在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采用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语言的方法来达到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并学到如何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目标阐述】
知识和能力
1.能够说出文章的语言特色和精妙之处。
2.能够找出文章中何处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
过程和方法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有感情地出声读和快速默读的方法。
2.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够感受到文章语言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2.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眷恋和相思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质朴流畅的语言和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在行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首都北京在建国之前并不叫北京,而有另外一个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叫北平。现在的北京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那个时候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呢?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吧。下面我们就来一同学习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想北平》,看看老舍先生心目中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读完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请几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请同学说说再读之后有什么样的深入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内涵?
四、三读课文,说说精彩
请三至四位同学读出他们认为的文章写得比较精彩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
五、四读课文,赏析精彩
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明确:
语言的精彩:语言幽默诙谐,京腔十足,平实质朴,流畅自然。
对比手法运用的精彩:如:巴黎的太热闹太旷与北平的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对比;巴黎的布局与北平的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对比;美国的橘子与北平带霜儿的玉李对比等。
对“对比手法”的小结:一个地方的特点,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更明白。老舍联系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积累,多处采用对比手法,使北平城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对比手法运用,也说明作者对北平的爱不是“坐井观天”式的狭隘的爱,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和理性的思考之上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我们在平常的写作中,可以试着运用这种对比手法,来突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情感。
结尾的精彩:“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把那种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升华到顶点,语言上简洁自然,结构上呼应主题,内容上升华情感。一句简单的结尾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六、五读课文,提问探究
1. 阅读1—3段回答
师:作者反复说他对北平的爱是“想说而说不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爱的呢?
生:……
明确:老舍对北平的爱就像孩子对母亲的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爱。北平对于老舍来说就像母亲一样给与了他生命,北平孕育了老舍。所以老舍说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 同时北平给与了老舍最初的知识和印象,“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给所赐给的。”老舍和不北平已经融为一体,老舍对北平的爱深入骨髓,融入血液。
2.阅读4—7段回答
师:作者在文章的四五段将北平与巴黎、罗马等国外城市进行对比,但是北平也有高楼大厦、风景名胜。为什么作者只拿北平的“动中有静”“环境布置的匀调”“生活接近自然”与他们相比?难道国外的城市不好吗?
生:……
明确:(1)国外城市相比的这些方面都是作者所亲身经历的事物与生活,它们已经成为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了,所以会拿这些方面去比较,这也是故乡与非故乡的一种差别。
(2)作者具有平民意识,所以他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以及环境,相比较的也就是那些自然的,一般人的生活环境。
师:在作者的眼里,他所深爱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在文章中找到
吗?
生:……
明确:北平的特点:动中有静、人为中显自然、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自然。
七、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师:文章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作者如此的想念北平,都要落泪了,为什么不回北平呢?这就要联系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分析:本文写于1936年,那个时候即将爆发抗日战争,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老舍也再所难免。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生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
师:老舍是一位有令人敬仰的人民作家,关于他的一些文学常识同学们应该掌握。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关于老舍的简介。
明确: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八、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
师:“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在人们的心目中故乡都是美丽的,在游子的心中故乡更是那割舍不掉的牵挂。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想必同学们学完了这篇文章也一定有所收获或感受,这次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描写故乡的文章,要求运用对比的手法,长短不限。”
九、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关于描写北平的,我国著名国语大师林语堂先生还写过一篇《说北平》,大家可以去拜读一下,并对比一下《说北平》与《想北平》有哪些不同。
看了“高中语文苏教版《想北平》优质教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