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蜀道难》教学设计精编(2)

凤婷分享

  反复出现,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

  ①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A. 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B.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C.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 一叹蜀道之难——高险

   二叹蜀道之难——惊险

   三叹蜀道之难——凶险

  4、手法多样

  对比衬托: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细节描写(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紧张,艰难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 (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 ——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了旅人的悲凉孤独和蜀道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语言多变、章法灵活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而后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也对于表现他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啸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都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用一句话评价李白。

  1、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认识吗?

  学生:气象恢宏、气势磅礴、豪放飘逸……

  2、示范展示名家评价(多媒体展示)

  子,谪仙人也! —— 贺知章

  神气高朗,轩轩然若举。 —— 唐玄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杜 甫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余光中

  三、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和学校可以探讨诗歌的寓意、主旨,进行个性化解读。

  1、教师展示本诗寓意的各种说法:

  根据相关记载,这首诗应该是在天宝元年李白初到长安时的作品,写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 ( 公元744年 ) 。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 忧杜说。 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 刺琼说。 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至天宝五载( 746 )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李白写此诗是用来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琼有反叛之心。

  三说: 讽喻说。 “ 问君西游何时还 ” 句,认为文中的 “ 君 ” 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地目的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 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四说。劝谏说。 此说出自《唐诗鉴赏词典》,从诗中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 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李白当时已经看到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写作此诗是劝谏唐玄宗预防割据者发动叛乱,并以十年后的安史之乱加以佐证,认为李白的预见是正确的。

  五说:送别说。 从诗中 “ 问君西游何时还 ” 和李白后来的诗作《剑阁赋》、《送友人入蜀》推测,李白极言蜀道艰险难行,表现诗人对友人王炎入蜀安危的关切,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六说:仕途说。 此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七说:歌颂说。 此说认为全诗反复咏叹 “ 蜀道之难 ” ,实则是在极力歌颂历代蜀道开拓者的那种大无畏的崇高牺牲精神,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 。

  八说:咏蜀说。 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 “ 咏蜀耳,言其险 ”“ 风人之义远矣 ” 。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认为这首诗只是歌咏蜀地罢了, “ 别无寓意 ” 。

  2 、讨论: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解说纷纭,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四、作业(任选)

  1 、补充读本中杜甫《饮中八仙歌》,进一步了解李白的个性特点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它像一幅素描,把李白狂放不羁、不阿权贵的性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 、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3 、《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4 、以“我心中的诗仙李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5 、赏析选修教材中的《将进酒》、《行路难》两首诗,分析诗人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中语文《蜀道难》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高中语文文言文《蜀道难》教学设计精编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教案

2.高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3.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教案

4.高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

5.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蜀道难》预习提示

255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