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一册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解析(2)

凤婷分享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证明。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白。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是战争期间一位73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续了仅21秒钟。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如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其实,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要知道,这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12.下列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A.用相机记录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悲剧事件,是灾难新闻摄影的一大历史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固然应真实反映灾难,但也应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

  C.如果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必然会忽略和放弃人文关怀,会令观众不安甚至厌恶。

  D.西方摄影记者时时会面临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冲突,从而陷入两难境地。

  E.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

  解析:C项,应为“过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D项,原文是“有时会”,题干中是“时时”。E项,表述是西方记者的观点。

  答案:AB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新闻记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解析:A项,原文“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并无说明照片“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B项,“记者想出名”于文中无根据。C项,卡特的死亡也与自己内心的困惑有关。D项,作者认为“问题远非如此简单”,“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答案:C

  14.文章在论述中两次引述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次引用的作用不同。第一次引述是来证明灾难新闻摄影要有人文关怀;第二次引述是想证明灾难摄影该如何评价,尚无定论。

  答案:第一次引述是用它作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灾难新闻摄影要把握好尺度,要突显人文关怀;(2分)第二次引述是用它作为例子来证明对灾难新闻摄影记者的“先拍照”的“冷酷”行为到底该如何评价,尚无定论,还需要深入探讨。(2分)(意思对即可)

  15.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座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将一名原本素不相识的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师的行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考生要先做出判断,该摄影师的行为履行了记者的职责,但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评分要点:答案应包括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各2分。①②两点,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第③点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在面临先救人还是先拍照的矛盾时,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选择了先拍照,失去了挽救该男子的机会。(2分)阿巴斯履行了他作为新闻记者的职责,但是他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2分)(阿巴斯拍的这张照片或许能引起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思考,但是以牺牲一个无辜的生命为代价,是不适当的,违背了社会公共道德。(2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狗

  巴 金

  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我像一块小石子似地给扔到这个世界上来,于是我生存了。我不知道谁是我的父亲,谁是我的母亲。我只是一件遗失了的东西。我有黄的皮肤,黑的头发,黑的眼珠,矮的鼻子,短小的身材。我是千百万人中间的一个,而且是命定了要在那些人中间生活下去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童年。我也有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却跟别人的童年不同。我不知道温暖,我不知道饱足,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作爱。我知道的只是寒冷和饥饿。

  有一天,正确的日子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是有一天,一个瘦长的满脸皱纹的老年人站在我的面前,他严肃地说:“在你这样的年纪应该进学校去读书。求学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于是我去了。我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忘记了自己的寒冷。我四处找寻,我发见了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我也发见了简单的房屋,据说这都是被称为学校一类的东西。我昂着头走了进去,因为我记住求学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去!这里不是你可以进来的!”无论在漂亮的建筑物或者简单的房屋,无论在门口遇见的是凶恶的面孔或者和善的面孔,我总会听见这一句同样的话。这句话像皮鞭一样地打着我的全身。我觉得全身都在痛。我埋下头走了。从里面送出来孩子们的笑声,长久地在我的耳边荡漾。我第一次疑惑起来,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我的疑惑一天一天地增加。我要不想这个问题,可是在我的耳边似乎时常有一个声音在问:“你究竟算不算是一个人?”

  破庙里有一座神像。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这样想。神龛里没有帷幔,神的庄严的相貌完全露了出来。虽然身上的金已经脱落了,甚至一只手也断了,然而神究竟是神啊。我在破烂的供桌前祷告着:“神啊,请指示给我。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呢?”

  神的口永远闭着,甚至在梦里他也不肯给我一点指示。可是我自己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说:“像这样怎么能够算做一个人呢?这岂不太污辱了这个神圣的字吗?”于是我明白我并不是一个人。

  我断定我的生活是很合理的,我乞讨残汤剩饭,犹如狗之向人讨骨头。我并不是一个人,不过是狗一类的东西。

  16.本文在写作时用了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本文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篇是人物心理独白。如:“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我像一块小石子似地给扔到这个世界上来。”运用第一人称写作,更直观地突出了人物的情感,更能加深对社会的批判力度。

  答案:本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通篇是人物心理独白,写了“我”从一出生就受到的悲惨遭遇。(2分)这样写可以更直观地突出人物沉痛、真挚的情感,使情绪得到强烈的爆发,加深了对社会的批判力度,赋予了小说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力量。(2分)

  17.请分析本文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并谈谈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考生要首先对人物形象进行总体概括:本文主人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乞丐。然后根据他的经历及言行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塑造这个形象,代表了旧社会穷苦的百姓,代表了卑下的人民,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现状,更代表了国人的悲愤心情。

  答案:本文主人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乞丐。(1分)他渴望得到温饱生活,想学知识,渴望得到做一个人的权利,却被耻笑,被驱赶。(1分)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代表了旧社会穷苦的百姓,代表了卑下的人民,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现状,更代表了国人的悲愤心情。他的渴望,是人民的渴望。他的心情,是人民的心情。他的经历,代表着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压迫,更代表着人们对食物,对地位,对平等的追求。(3分)

  18.请分析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妙处。(6分)

  我第一次疑惑起来,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你究竟算不算是一个人?”

  “神啊,请指示给我。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主人公本是一个真实的人,却在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悲惨的生活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探究作者写作的深层目的。

  答案:主人公是一个真实的人,却在用沉痛的声音质问:“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这是对生活的讽刺,是对生命的质问,更是对不平社会的诅咒。(6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公益广告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广告语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有些公益广告语并非如此,请指出以下两条公益广告语的问题,并分别改写,使之友善、得体。

  (1)宣传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3分)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传生命安全教育:严禁触摸高压电,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必究。(3分)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第一句广告语的问题是有歧义,让看到广告的人觉得人们都成了垃圾。第二句广告语粗暴,令人恐惧。

  答案:(1)问题:表述有歧义,让读者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垃圾。(1分)

  拟写:(示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2分)

  (2)问题:表述生硬粗暴,使人反感。(1分)

  拟写:(示例)为了您的生命安全,不要触摸高压电线。(2分)

  20.2014年3月4日某公司老总张某外出开会,8日,他的朋友老王有事打电话找他。下面是他办公室记录的老王的电话内容。如果你是张某的秘书,请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将电话中老王的要求简要转告张某。

  电话内容:

  老张你好!我是老王。我现在正在南京开会。告诉你,我们的老同学刘明现在是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他约我们明天去花园大酒店聚会,并要你带上嫂子和孩子。9号晚上六点半,不见不散!花园大酒店就是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刘明的电话是15771588。吃饭时,我们可以跟他聊聊业务问题。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注意转述的身份是秘书对老总。转述的主要内容是张总朋友王先生打来电话,老同学刘明相约聚会并商谈业务。评分要点:人称转述准确、得体2分;内容转述完整、准确2分;整体句子通顺2分。

  答案:(示例)张总,昨天您的朋友王先生打电话给您,说是你们的老同学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刘明先生约您偕同夫人与孩子今天晚上六点半到现代广场东边的花园大酒店和他们聚会,并商谈业务问题。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电视经常开着,手机始终开着,电脑就更不会关掉;任何食物都可以丢进微波炉加热,任何衣物都可以扔进洗衣机,几乎已经不会拿笔写字了……有时候,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目前,“不插电”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追捧。不插电,就是“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插电”生活又称“离网”生活,起源于“离网发电”的供电模式。“不插电”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依靠公共供电网电能来驱动生活用品,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对高科技的抗拒,也是对沉溺其中人群的拯救。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舒婷在《小河殇》中写道:“多少年来,我们错把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失在高楼的屋顶上了。”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每天过得忙忙碌碌,却忽略掉了生活的本真。是该停下匆忙的脚步歇歇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要追寻未来的太阳,亦要停下脚步静赏那轮旧年的残月。

  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环保。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但这真的好吗?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答案:略。

高一语文一册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

4.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2)

249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