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预习提示

凤婷分享

  《沁园春·长沙》一词以反帝反封建作为创作主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预习提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预习提示

  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或“诗余”(如《草堂诗余》)等。

  词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就是词牌。有的还有标题。如《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长沙”、“赤壁怀古”就是词的标题。词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乐词的主要内容,是词的作者写定的。词牌是词的形式,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世代沿习相传。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照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58字以内;59至90字,为中调;长调为91字以上。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共46字,属于小令;《蝶恋花》共60字,则为中调。《沁园春》,114字,属长调,分为上下两片(阕),又称双调。该词上片(阕)13句,四平韵;下片(阕)12句,五平韵。上阕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阕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泽东先生……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

  学习这首词,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从内容入手。这是一首词,词的写法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据此,我们可以从词的内容入手把握它的中心。词上片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

  2.从词眼入手。名家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乃至全篇游龙飞动、令人心驰神往,便是所谓“诗眼”或“词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鉴赏诗歌,从篇“眼”入手,可以快捷地捕捉到诗(词)的中心。这首词的“眼”在那个“问”字,“问”什么?问“苍茫大地”,谁才应该是你真正的主人呢?为什么“问”呢?因为这“大地”雄伟壮丽,灿烂辉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面对无限江山,才高气盛的诗人自然地激起了对苍生、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忧虑。“问”了以后要回答,于是引出下片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曾记否”一句巧妙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全解

2.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3.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4.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之沁园春·长沙

5.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长沙》翻译

6.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7.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8.高中语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翻译

9.高中必修1语文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

10.《沁园春·长沙》阅读理解答案

    245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