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曾经有一篇超赞的课文,我没有去关注,等到搜不到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次再来的机会的话,我会对Ta说6个字:我分享,如果要在这个分享上加一个次数的话,我希望是:1万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欢迎参考!
经典课文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注释: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自1919年至1929年,晚年的梁启超告别了官场,远离了政治,除了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讲学和开展一些有限的文化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在天津的饮冰室著书立说。]大约在民国十年①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①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①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②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①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戊戌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变法,引起顽固派的忌恨。十五日,慈禧太后将支持变法的帝党翁同稣开缺回籍,并命荣禄署直隶总督。九月二十日,维新派被袁世凯出卖。二十一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旋又捕杀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通辑康有为、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遵宪等数十人,废除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②云南起义: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伪造民意,宣布接受帝位,改次年为洪宪元年。12月25日梁启超联络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反对,组织“护国军”讨袁,次年出兵四川、贵州和两广,时称护国之役,又称云南起义。)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作者先以梁任公的政治声望来衬托他的学术声望,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再以其他“显宦”、名流的演讲衬梁任公的演讲,其他“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声名显赫,却是思想平庸,不能激起青年的仰慕,以此反衬梁启超的高深学养。这部分虽然文字简短,但因为运用了衬托之法,使人未睹梁公之面,未闻梁公之声,却先为其所折服,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的情景张目。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①里。(①《饮冰室文集》: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著作总编为《饮冰室合集》,分文集、专集两部分,编年排列。《文集》包括文七百余篇,诗话一种,诗词三百余首。《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新民说》、《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一百零四种。)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①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①宣纸: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代宣州,今安徽泾县一带,故名。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纸质洁白、细腻、柔软、富有韧性,色泽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讲稿易得,演讲己无法再听,“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这最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对演讲的叙述,只看任公讲稿不听任公演讲,好比登泰山而未上南天门。行文至此,尚未正面描写演讲,继续从侧面为写演讲作铺垫。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在场人物,着重描写梁任公的外貌形象。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既写形又写神,形神兼备,神采奕奕。描写时,既写真,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例如“风神潇洒”“光芒四射”等语,不如此,不足以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风范,不足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由衷的赞美之情。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第四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独特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前一句出人意料地谦虚,后一句陡然间又是出人意料地自负,这样的开场白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梁启超说的是广东官话,按理说,晦涩难懂,不能不是演讲的缺陷,但作者反而觉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缺点仿佛也成了优点,这是一个学生由于出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产生的偏爱。
文章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但至此,仍然没有涉及演讲内容,而是从各个侧面对梁启超其人进行渲染。作者采用步步垫高的手法,意在塑造梁启超这个非同平常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未闻演讲之前,在内心里涌起对梁启超的极大兴致和由衷敬意,以此吸引读者和作者一道饶有兴致地聆听梁启超的演讲。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1):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注](1)《箜篌引》:这首诗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后在荀勖的《太乐歌词》,孔衍的《琴操》中均有记载。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也收入该诗。传说该诗系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诗中“渡河而死”一句,一说“堕河而死”。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①,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①起承转合: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对这首诗的主题可以有多种解释,梁启超在这次演讲里认为它的主旨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也就是为理想而蹈死不顾的执着。诗的大意是:“公无渡河”,劝诫。一切的一切都表明,您不能渡河啊,不该渡河。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公竟渡河”,质疑。但是,您为什么最终还是去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危险,为什么还是去渡河?到底是什么超越了死之恐惧的力量,令您毅然而行?“堕河而死”,结局。渡河导致死亡,这个悲剧,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当奈公何”,追思。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原来的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蹈死不顾?答案只有一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这就是对理想、对信念的执着。人们常说,诗如其人。其实,一首诗怎么讲解也是“如其人”。梁启超对这首诗为什么情有独钟,为什么又会讲解得那么生动传神,富有情感?难道不就是因为梁启超本人就是那个“渡河者”?他一边讲诗,一边自然地会浮想起这一生为中国的富强奔走呼号,甘冒矢石,万死不顾的经历,怎能不心潮澒洞,声泪俱下?]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①候船渡河。(①茅津渡:黄河的一个渡口,在山西平陆南约4公里处,是沟通山西河南的要津。大概梁启超考证,“公竟渡河”的地点便在这里,所以作者触景生情。)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写梁启超的演讲给自己的深刻影响。从侧面进一步衬托梁启超演讲的精彩。]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写梁启超在演讲过程中富有个性特征的背诵方式,以表现他博闻强记,学识非凡。]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①,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②,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①《桃花扇》:一部写南明王朝兴衰的戏曲,作者清代孔尚任。该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②“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指《桃花扇》第十四出《哭主》。甲申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即现在景山。消息传到江南,明王朝大臣一片惊惶。此出戏写左良玉等哭拜崇祯。曲中“高皇帝”即崇祯。唱段全文是:“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①”,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诗句。梁启超评这首杜诗:“悲哀愁闷的情感易写,欢喜的情感难写。古今作家中,能将喜情写得逼真的,除却杜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外,怕没有第二首。那诗道: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那种手舞足蹈情形,从心坎上奔迸而出,我说他和古乐府的《公无渡河》是同一样笔法。彼是写忽然剧变的悲情,此是写忽然剧变的喜情,都是用快光镜照相照得的。”)[梁启超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他的演讲可以说名符其实,声情并茂,充满激情,近乎表演。作者从演讲的诸多材料中选择两条重点叙述,一是《桃花扇》里的《哭主》,这是一段抒写败国亡君之痛的唱词,一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一首抒发光复兴国之喜的七律。前者与其变法失败、光绪废弃之后的哀痛相吻合,后者则与其护国之役,讨袁大捷之后的狂喜相吻合。所以,梁启超讲起这两段韵文,自然会情满意溢、感慨万千。]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写梁启超的演讲所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听讲的青年当时深受感动,后来走上从文的道路。]
以上数段从正面直接描写梁任公的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全文的重心所在,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对于演讲的内容常常一笔或几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梁启起演讲的神态,效果上,这是因为作者要向读者展示的是讲稿中所不能看到的精彩之处。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看过"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