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生物>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4)

凤婷分享

  3、 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Ⅴ、光合作用

  1、(了解)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1880年,恩吉尔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出氧的实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表示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证明

  2、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和作用

  3、 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和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释放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

  过程:(识别下图)

  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区别 条件 需要叶绿素、光、酶 不需要叶绿素和光,需要多种酶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物质

  变化 (1) 水的光解{}

  (2) 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 (1)()

  (2)的还原[]

  能量

  变化 叶绿素把光能转化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化成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把和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则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则有机物无法合成

  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和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

  4、 光合作用原理的运用

  农业生产以及试问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控制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的浓度

  5、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四、 细胞的增殖

  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 生物的生长主要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长

  2、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 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Ⅱ、有丝分裂

  1、 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纺锤体出现;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核膜、核仁消失.(两现两失)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是观察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两失两现)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 相同点 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连载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 相同点 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不同点 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膜中部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4、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意义

  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 辨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图示

  用曲线描述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实线)、染色体(虚线)的数量变化

  (A→B:前期;B→C:前期;C→D:中期;D→E:后期;E→F末期)

  三、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1、实验材料:根尖分生区

  2、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来.

  漂洗: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是染色体着色

  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40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