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

陈哲凡分享
  复习最需要的是简明扼要的资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一)
  1.1999.10.12,世界60亿人口日;2005.1.6,中国13亿人口;至2008年,世界总人口已达67亿。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
  5.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①时间差异: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②空间差异:
发展程度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影响措施
发达国家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①经济发达;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③生育观念的改变。
①劳动力不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③国防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①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②政治独立(根本);③经济发展。 ①制约经济的发展;②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6.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7.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关心照顾老年人。
  8、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9、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10、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1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1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13、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1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1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二)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
  5.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6.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时候总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
  7.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时间 特 点 方向 原因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殖民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二战后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增加。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西亚、北非。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
  ⑵、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A、古代:
流向 从北——南
特点 大批
原因 ①农业经济的脆落性;②战争;③支边:④灾害
  B、现代
迁移方向 特点 迁移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沿海——边疆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规模小 ⒈计划经济体制
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贫困地区——发达地区
山区——平原
内地——沿海
农村——城市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⒈经济差异
⒉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⒊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运输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②宗教;③个人动机和需求;④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④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自然灾害、矿产资源
  9.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②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导致劳动力不足,人才的流失。
  10、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1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12、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13、 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15、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三)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2、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4、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5、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7、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8、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④内部分区明显;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1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1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1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1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1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四)
  1、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4、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6、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8、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9、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10、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1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1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1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4、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1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97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