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从地理学科中我们学到,人们对人口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思想和理论。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篇(一)
1、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7、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8、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9、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10、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篇(二)
1、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
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3、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4、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5、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6、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7、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8、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9、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10、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篇(三)
1.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山风和谷风
2、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
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高度(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压低、气温高;
不同高度→越往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4.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华南再一次经历短暂的雨期。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5.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暴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6.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7.准静止锋: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多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 典型(在中国) 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 ,使锋区位置偏北。
看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