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地理>

高中地理关于秦岭和淮河界限的分析

夏萍分享

  秦岭和淮河是地理学习中的中重要的分界线,是学会说呢过学习地理的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冠以秦岭和淮河的界限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关于秦岭和淮河界限的介绍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大致位于32°N~34°N,103°E~113°E。其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和江汉平原。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介于31°N~36°N,112°E~121°E之间,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注入长江,全长约1 000千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六、其他人文地理方面

  1.秦岭—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带状分布居多。房屋墙体较薄,屋顶坡度较陡,以通风散热为主。私家园林建筑规模较小,布局精巧,以黑白为主色调,色彩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楼、侗族的鼓楼等都比较淡雅,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秦岭—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墙体较厚,有院落,防风保暖。皇家园林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容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互辉映。

  2.秦岭—淮河以南水路运输占很大比重;秦岭—淮河以北以陆路运输为主。

  3.秦岭—淮河以南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较多。秦岭—淮河以北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方言较少。

  4.秦岭—淮河以南人体平均身高较矮,男子聪明智慧,善于经商;女子婀娜多姿,心灵手巧。秦岭—淮河以北人体平均身高较高,男子粗犷豪放,女子英姿飒爽。

  5.秦岭—淮河以南民族服饰以蓝、青等素淡颜色为主,夏天的炎热使得南方人更偏向白色和杏色。秦岭—淮河以北民族服饰以红、白、黑、绿等颜色居多。

  高中地理关于分界线的介绍

  1)大兴安岭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2)祁连山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

  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

  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3)贺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4)太行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

  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各种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高中地理关于河成湖的形成过程

  1、河流流动并有支流汇入,河流与支流附近多为平原,亦可能还有一些山地或丘陵。

  2、由于河道迁徙摆动,河旁留下湖泊,即成为河成湖。

  3、有时河道发生淤塞,积水后也能形成湖泊,也是河成湖。

  4、河成湖由于注入河流的来水,在丰水期湖泊还会扩大。

  5、当水量较平衡时,河成湖形态较稳定,当水量变化较大时,河成湖形态变化多端。

  这类湖泊的形成往往与河流的发育和河道变迁有着密切关系,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因受地形起伏和水量丰枯等影响,河道经常迁徙,因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河成湖。这类湖泊一般是岸线曲折,湖底浅平,水深较浅。

  我国国土辽阔,河成湖类型甚多,选其主要的类型,有下列五种:

  (1)由于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泛滥平原上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成为湖泊。

  湖北省长江与汉水的湖群(如洪湖),河北省的洼淀湖群(如白洋淀),多属此类湖泊。

  (2)支流水系因泥沙淤塞不能排入干流并与干流隔断,支流产水而形成长条形的湖泊,如安徽省境内淮河流域的城东湖和城西湖就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堵而形成的。

  (3)支流水系的水流因受干道水流的顶托而宣泄不畅,甚至干流水还倒灌入支流,使支流下游平原因洪水泛滥而形成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

  (4)洪水泛滥时,河水侵入两岸高地间的低洼地,并形成河湾,在湾口处沉积了大量的泥沙,洪水退后形成堰堤湖,如湖北省武昌县的鲁湖。

  (5)1194 年黄河南徙后,泗水下游被拥塞,河水渲泄不畅,储水而形成了一些列的湖泊,由此而南为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总称为南四湖。黄河夺泗入淮,不仅打乱了淮北水系,而且还使泗淮两河淤塞严重,河水渲泄不畅,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遂又在淮河下游形成了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和宝应湖诸湖。


猜你感兴趣:

1.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

2.地理秦岭淮河一线

3.2017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4.高二地理期中试卷文科卷及答案

5.高考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3781445